棉铃虫发生规律:棉铃虫全年的发生过程因地而异。西北内陆棉区5月下旬越冬虫进入羽化盛期,在玉米、谷子、西葫芦、豌豆等作物上产卵。第1代卵、幼虫和成虫发生盛期分别在6月初、6月上中旬和7月上旬,第2代卵、幼虫和成虫的盛发期分别在7月中旬、下旬和8月下旬,第3代卵和幼虫的盛发期分别在8月下旬至9月初、9月中旬。黄河流域棉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当气温升至15℃以上时,越冬代成虫羽化,第1代幼虫主要为害小麦、豌豆、苜蓿、春玉米、番茄等作物,6月上、中旬入土化蛹,6月中、下旬第1代成虫盛发,大量迁入棉田产卵;第2代幼虫发生较重,6月底至7月中下旬为第2代幼虫化蛹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第2代成虫盛发期,主要集中于棉花上产卵;第3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上中旬,成虫盛发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大部分成虫仍在棉花上产卵;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第4代幼虫老熟,在5~15cm深的土中筑土室化蛹越冬,长江流域棉区4月底至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在早春寄主上产卵;第1代成虫6月份盛发,迁入棉田产卵;第2代成虫盛发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常出现2~3次发蛾高峰;第3代成虫盛发期在8月中下旬,发生期长,峰次多;第4代幼虫在旺长迟发的棉田发生较重;发生5代的棉区第4代成虫盛发期在9、10月份,多数成虫在秋玉米、向日葵、晚秋蔬菜等寄主上产卵。
棉铃虫在北方地区每年发生4代,以蛹在土中越冬。
棉铃虫在黄河流域棉区年发生3~4代,长江流域棉区年发生4~5代,以滞育蛹在土中越冬。第1代主要在麦田危害,第2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顶尖,第3、4代幼虫主要危害棉花的蕾、花、铃,造成受害的蕾、花、铃大量脱落,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第4、5代幼虫除危害棉花外,有时还会成为玉米、花生、豆类、蔬菜和果树等作物上的主要害虫。
棉铃虫一年发生3代,有些年发生4代,第1代卵高峰期在6月上旬,主要在蔬菜、玉米上。第2代卵高峰期在7月上旬,主要产在玉米、棉花、番茄、西葫芦等作物上。第3代卵高峰期在8月,主要产在玉米、棉花、晚番茄等作物上。棉铃虫在棉花上产卵,主要在幼嫩枝头和花蕾、苞叶上。
棉铃虫一年发生3代,有些年发生4代,第1代卵高峰期在6月上旬,主要在蔬菜、玉米上。第2代卵高峰期在7月上旬,主要产在玉米、棉花、番茄、西葫芦等作物上。第3代卵高峰期在8月,主要产在玉米、棉花、晚番茄等作物上。棉铃虫在棉花上产卵,主要在幼嫩枝头和花蕾、苞叶上。
上一篇: 怎样防控犊牛球虫病?
下一篇: 石榴缺磷的症状及矫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