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抗寒茶树品种
提高茶树自身抗御低温的能力,是防止茶树冻害的根本途径。在新建茶园时,尤其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引种茶树,必须选用抗寒性强的品种,如陕茶1号、龙井43、浙农113、福鼎大白、鸠坑种、中茶108等。
2. 合理施肥
寒冷地茶园的追肥要掌握“前促后控”原则,前期早施、多施肥,使茶树体内物质积累丰富,后期控制施肥量,特别是N肥不能过迟施用,否则茶树会‘恋秋’,抗寒性削弱。
3. 深耕培土
进行合理深耕,可促进细根向土壤下层伸展,以增强抗寒力。在深耕的同时,将茶树两边的泥土,向茶树根颈培高5~10 cm。
4. 行间覆盖
以杂草、秸秆、草皮、树叶、锯木屑、厩肥、小麦稃、塑料薄膜等,于土壤封冻前铺盖茶地。铺草后冬季地温可提高1~2 ℃,减轻冻害,降低冻土深度,保持土壤水分。
5. 篷面覆盖
可用稻草、杂草、塑料薄膜覆盖篷面。
6. 喷水灌溉
在霜冻发生前进行有效灌溉,其防霜作用可保持2~3夜。
7. 设置屏障
平流霜冻发生的原因是冷空气流入。设置防风林、防风墙、风障等,其作用为减低风速、提高气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也提高了温度。
8. 架设防霜风扇
防霜风扇顶部有自动控制系统,当温度低于设定值时,防霜机会自动开启风扇,将高空相对较暖的空气吹向茶丛,达到防止霜害、冻害的目的。
9. 适度矮化密植
提倡合理密值、双行条栽种植,成龄茶蓬高度为60~70厘米,机采优质茶和大宗茶为主,具有抗寒防冻的显著效果。
10. 合理采摘,适时封园
春、夏茶视茶树长势留鱼叶或1叶采,秋茶留1~2叶采,“处暑”至“白露”适时封园停采,使秋季叶片充分成熟,提高茶树抗寒力。
上一篇: 花生茎腐病如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