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有哪些特点?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有哪些特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非洲猪瘟仅限于在非洲、意大利撒丁岛、俄罗斯和高加索地区国家流行。在非洲的野生猪种中自然流行,并且不表现症状。野猪(逃逸的家猪)以及欧洲野生猪都对非洲猪瘟易感,并且没有年龄性别特异性。非洲猪瘟主要通过口鼻传播,易感猪接触到感染猪的排泄物或吞食感染了病毒的猪肉及其他产物(泔水、粪便等)会引起感染。由于非洲本地存在大量钝缘软蜱,这些软蜱叮咬感染猪后也会带毒,导致非洲猪瘟的传播更加便利,并且非常难以净化。

2、自2007年以来,该病在俄罗斯及其周边国家一直流行,呈急性经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局面。2007年,非洲猪瘟传入格鲁吉亚后快速地向周围传播,从高加索地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进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又进入了俄罗斯联邦。一路西进到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近几年,非洲猪瘟已经进入欧盟范围(立陶宛、波兰和拉脱维亚)。在2014年,只有10起非洲猪瘟疫情涉及商品猪场,其余均为野猪群。除了1起疫情,其余都发生在小规模猪场(<200>头猪),这些猪场的免疫力在与野猪接触后变得更为脆弱。只有1起疫情发生在拉脱维亚最大的猪场之一(猪只数量在19000头以上)。2015年全球共有16个非洲国家和7个欧洲国家暴发了2500多起家猪和野猪的非洲猪瘟疫情。201733日,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州的一家私人农场发现有猪死于非洲猪瘟,乌克兰多个地区不断发现非洲猪瘟疫情,卢甘斯克州、基洛夫格勒州、敖德萨州和切尔尼戈夫州都发现了疫情。

3、非洲地区以家猪疫情为主,欧洲地区频发野猪疫情 ;带毒野猪与家猪交叉感染,导致病毒在欧洲出现循环传播,且在秋冬季节集中暴发。尽管它的流行病学特性没有改变,但是野猪的掺和导致非洲猪瘟更难防控。比较肯定的是非洲猪瘟现在在高加索和东欧部分地区已经扎稳了脚跟,给当地猪肉贸易带来混乱,对小规模猪农带去了毁灭性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