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病毒目前有O、A、C、SAT1、SAT2、SAT3(即南非口蹄疫病毒1、2、3型)和Asia1(亚洲1型)7个血清型。各型之间几乎没有免疫保护力,感染了一型口蹄疫的动物仍可感染另一型口蹄疫病毒而发病。
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口疮病毒属(Aphthovirus),是偶蹄类动物高度传染性疾病(口蹄疫)的病原。在病毒的中心为一条单链的正链RNA,由大约8000个碱基组成,是感染和遗传的基础;周围包裹着蛋白质决定了病毒的抗原性、免疫性和血清学反应能力;
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种口蹄疫病毒属的病毒引起的。口蹄疫病毒有7种抗原性截然不同的血清类型。口蹄疫病毒属于微核糖核酸病毒科鼻病毒属,是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级。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纳米,最小颗粒直径为7—8纳米。已发现的口蹄疫病毒有A、O、C、SAT1、SAT2、SAT3和ASIA1等7个血清型。各型的抗原不同,不能相互免疫。每个类型内又有多个亚型,共有65个亚型。
中国流行的口蹄疫主要为A、O、C三型及ZB型(云南保山型)。
上一篇: 阳台栽培蔬菜的基质有什么要求?
下一篇: 黄杨绿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