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 枣树茎腐病发病原因是什么?

枣树茎腐病发病原因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该病是种弱寄生菌。平时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以菌核和菌丝在病苗残体中及土壤内越冬。春末气温高、外界条件适宜时,开始侵染寄主。病害的发生与寄主状态和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特别是在高温情况下,如果连续降雨数天,气候闷热,空气湿度高,往往诱致病害流行。地势低洼、土壤过湿,或水渠长期灌水,土壤过湿的枣树地有利于病菌的孳生、侵染,而不利于枣树的生长,因此发病较重。淹水也有利于发病。高温、干旱也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夏秋季节的高温和日晒使土壤温度升高,苗木茎基部受高土温的损伤为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一般57月实生育苗及归圃育苗的幼苗和栽植1-2年的幼树上均有枣树茎腐病发生。熟地枣园因地表温差小、温度较低,枣树茎腐病发病轻,荒漠枣园地表温差大、温度较高,枣树茎腐病发病重。枣树茎腐病发病部位多在主茎地表上1-3公分处,病斑长1-2公分。

枣树茎腐病的病原菌是属于真菌中半知菌亚门的菜豆壳球孢菌,是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泥土习居菌。分生孢子器近球形或扁球形,直径89—275微米×98—225微米,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后孔口打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卵形,无色,大小为16—32微米×5—10微米。它的寄主领域很广,除损害枣树外,还损害多种树苗,如银杏、香榧、柳杉、杉木、水杉、金钱松、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柏木、侧柏等松、柏树,槐、乌桕、油桐、杜仲等针阔叶树种的苗木,损害多种农作物和蔬菜,如甘薯、麻、棉花、向日葵、豆类、烟草、花生、玉米、高粱等。在芝麻、黄麻上和枣树上一样,容易形成分生孢子器。而在多种针阔叶树苗木及许多农作物上最容易形成菌核。菌核黑色,外表光滑,近圆形或扁球形,大小受营养条件的影响,通常直径5—100微米。

该菌对泥土酸碱度恳求不严,pH值4—9均可生长,室内培养最适温度: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