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 脉红螺育苗有哪些技术要点?

脉红螺育苗有哪些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脉红螺育苗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经验来自农广在线:

水温24~25℃、水质清澈的情况下,亲螺入池后2~4天,便陆续出现交尾现象,交尾后1~2天,雌螺在池壁产出黄色菊花瓣状卵袋,多个卵袋聚集成卵簇。产完卵后,用小铲子沿卵袋底部将卵袋从池壁小心剥离下来,放入20目聚乙烯网袋中,进行孵化。孵化期间,每天换水2次,每次1/2,微充气培育。水温24~26℃,经过18~25天,面盘幼虫从卵袋顶孔中孵出。幼体采用单胞藻混合投喂的方式进行饲育,饵料为金藻+小球藻+扁藻。


  当脉红螺幼虫发育至3螺层幼虫,头部触角和眼可伸出壳外,前后足形成宽平踱面时,幼虫用足和面盘共同运动。此时,应及时投放采苗器进行采苗,分别用清洁波纹板、附底栖硅藻的波纹板和聚乙烯网片等作为附着基。投放采苗器8~10天后,池中已无浮游幼虫,波纹板上可见大量的黑色稚螺,稚螺为3螺层,以足爬行。此时,进入稚螺培育阶段。稚螺培育期间,每天全量换水2~3次,连续充气,并投喂新鲜的蛤肉碎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