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幼苗绿色、叶鞘紫色。株高288厘米,穗位120厘米,株型紧凑。果穗长筒型,穗长21.7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褐色,马齿型,百粒重34.7克。
晚熟种。出苗-成熟127-130天,需≥10℃活动积温2700-2780℃。籽粒粗蛋白质10.68%,粗脂肪4.27%,粗淀粉72.75%,赖氨酸0.28%,容重749克/升。
人工接种鉴定,感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玉米螟虫。
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1219.1公斤/公顷,比对照郑单958平均增产9.4%;生产试验平均公顷10294.2公斤,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4%。
栽培要点:一般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清种公顷保苗5.0-5.5万株,间种公顷保苗6.0万株。施足农家肥,种肥一般施用磷酸二铵150-200公斤/公顷,硫酸钾100-150公斤/公顷,尿素50-100公斤/公顷,追肥一般施用尿素300公斤/公顷左右。
适宜区域:吉林省玉米晚熟区。
上一篇: 梨锈病的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 怎样培养桃树三主枝自然开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