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为伞菌目、伞菌科、侧耳属,是我国大众化的食用菌,也是世界16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
平菇适应性强,栽培方法简单易行,生产周期短,栽培场地灵活多样,具有产量高、成本低、见效快的特点。因此,发展平菇生产是有前途的,对于城乡居民来讲,是一项很好的家庭副业。
1 栽培季节
平菇栽培主要取决于温度。根据平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时期对温度的要求,各地应以当地气候条件为依据,灵活掌握。一般实行春、秋2季栽培,不过春栽宜早,秋栽宜晚,以自然气温20%下最安全,这样既适应于平菇的生长发育,还可抑制各类霉菌的生长。每年9月中旬至第2年3~4月均可进行栽培,以11月至春节栽培生料最安全,这段时间是平菇栽培的保险期,一般生料栽培都不会发生污染,因此,称之为“平菇生产安全期。”
2 菇场的设置和处理
环境是平菇栽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设置菇房时,一定要远离猪圈、鸡舍、杂草堆和柴垛等杂菌滋生地。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之处,以东西走向为宜,也可用闲置的空房。
本着少投资高效益的原则,不要去建标准菇房。一则造价高,一次性投资太大;二则由于杂菌对环境的污染决定菇房需要经常迁移、更换。因此,最好因陋就简搭简易菇房为好。可以选地势高的避风朝阳处,挖3~4m宽、8~10m长、0.8~1.2m深的土坑。四周切削整齐,上部做成拱形棚,在坑的两头装纱网或纱门,以防菇蚁等害虫飞入,还利于通风。这种简易菇房结构简单,造价低,又可利用太阳能增加温度,夜晚可在上面加盖草帘以保温,其保温、保湿性比标准菇房好。
3 栽培料的处理
目前平菇栽培主要以生料为主,发酵料作为辅助。生料含杂菌较多,处理的好与否,直接决定栽培的成败。现以棉籽壳栽培料为例介绍两种处理方法。
上一篇: 核桃园如何进行低产园改造?
下一篇: 育苗基质怎样合成与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