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筐贮法 绿熟期果实采收后,轻轻地放在衬有蒲包的条筐中,并迅速运至室内再行挑选,重新装入筐底垫有一层泡沫塑料碎块的筐中,然后码放堆垛。垛底要用砖、板垫起,也可在垛下摆放一层筐底向上的空筐,以利空气流通。贮藏期间每隔7~10天倒动一次,倒动时及时挑出红熟果和腐烂果实。要注意室温管理,经常通风温度控制在11~13℃。采用这种方法,果实可贮藏20天左右。
架贮法 将选好的绿熟期果实摆放在架上,每层厚度3~4个果高,保持温度11~13℃、相对湿度80%~90%。采用架贮法可使番茄果实贮藏1个月左右。贮藏期间检查发现红熟果和腐烂果要及时处理。
塑料袋贮藏法 将绿熟期果实装入聚乙烯塑料口袋内,每袋装2.5~5千克,将袋口扎紧,置于阴凉处,每隔2~3天将袋口打开10~15分钟,排除其中CO2,补入新鲜空气。如果口袋内壁有水珠,应将其擦干,然后将袋口扎好,一般可贮藏两周以上。也可在扎袋口时放入直径1.5~2厘米的圆木棍,扎好后将木棍抽出,这样可以自行排放二氧化碳、补充氧气,不必经常开启袋口换气。
地下贮藏法 将选好的绿熟期番茄果实装筐,放入土窖、地下室或防空洞内,置于平地上或竹木架上,每隔3~5天翻拣一次,将腐烂果实拣出,防止感染,并将红熟果及时上市。采用此法可贮藏20天左右。若通风降温,保持15℃左右,则可贮藏30天以上。
气调贮藏法 将地窖或地下室清理消毒,在地面铺一层规格大于垛底、厚0.14~0.23毫米的塑料薄膜做帐底,上撒10~15千克消石灰,垫上2~3层砖,在上面码放装有绿熟期果实的条筐,菜筐可码成长方形,长6个筐,宽4个筐,高2个筐,每垛48个筐。为了防止上层菜筐压下层菜筐的果实,并利于通风换气,上下两筐间可用木条垫起。菜筐垛码好后,上面罩一个与垛大小相等的薄膜帐子,薄膜帐子的底部和帐底的薄膜一起卷起,用砖或土压紧,帐子四周若有抽气、通气口,也要扎紧。这样就构成一个密闭的贮藏系统,保持温度10~13℃为宜。封帐后,垛内番前果实由于呼吸作用,使氧气浓度逐渐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逐渐升高。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6%,氧气浓度降低到2%左右时就应换气。一般每隔10~15天倒垛检查一次,并挑除红熟果和腐烂果,通过换气可避免而二氧化碳过量和氧气过度缺乏造成果实中毒。番前果实中毒的症状为:果实黄青色,出现凹陷斑痕,逐渐变褐,有酒精味道,严重时果面凹陷,出现坏死斑。采用气调贮藏,倒垛1~2次,贮存期在一个月以上
上一篇: 温室土壤污染的原因
下一篇: 甘薯根腐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