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小麦倒伏?
1.合理施用氮肥
丰产田的小麦之所以未丰收,氮肥施用过量或氮肥施用方法不科学是重要原因。试验和实践表明,氮肥施用过量易造成小麦群体郁闭、通风透光差、病虫害严重和晚熟贪青,易发生小麦倒伏。一般情况下,丰产田除控制氮肥用量外,氮肥应基施,以利小麦深扎根,作追肥也要重前轻后。
2.增施磷、钾肥
在有机肥料施用不足,氮肥用量过多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科学配施磷肥、钾肥,是调节小麦营养平衡、增产增收、防止倒伏的有效措施。“磷肥发根,钾肥壮秆”,施磷肥可使小麦根系发达,施钾肥能促使小麦茎秆纤维和木质素的合成,增强抗倒伏能力。磷、钾肥作基肥施用最好,作追肥也要早施,以每公顷施过磷酸钙300~375公斤为宜。小麦生长中后期,以5%草木灰浸出液喷施2~3次,对防止和减少倒伏危害也有明显作用。
3.镇压与中耕
越冬前和开春时,对旺苗、疯长苗用石磙镇压2~3次,可有效抑制茎叶伸长,并可使茎秆加粗、变短,从而减少和杜绝倒伏。但是在小麦拔节以后勿镇压,以免压伤、压断茎秆。每次镇压后,应浅锄松土,以免造成土壤水分流失。对旺苗、高脚苗进行深中耕,可以切断部分侧根,以抑制其对水肥的吸收能力,这对抑制植株徒长,增强抗倒伏能力作用显著。
4.科学灌水
土壤水分过多,特别是长期渍水,则麦根浅、易倒伏。大体上要求在小麦生长季节,宜小水勤灌,保持土壤不干、不湿为准。应注意在大风、大雨之前不能浇水,更不能大水漫灌,以免造成小麦倒伏。
5.喷施矮壮素
在小麦拔节始期,以0.2~0.3%的矮壮素溶液喷淋植株1~2次,可使植株节间变短、加粗,增强抗倒伏性能。
小麦中后期很容易遭遇大风天气而发生局部或大部分倒伏,严重影响小麦成熟,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
一、小麦倒伏主要原因
1、气候因素。在小麦灌浆末期,如果有阴雨,伴随阵风或大风,可使小麦大面积发生倒伏。
2、栽培措施不当。如播量过大,返青起身期进行追肥浇水可导致基部节间拉长,减弱了抗倒能力。生产上,凡是在5月下旬浇了麦黄水的高产田,遇风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倒伏。
3、不同小麦品种间抗倒伏性能有一定差异。
二、应对措施
1、选用抗倒伏的小麦品种。一般以株高较矮(≤75厘米)、茎秆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丰产稳产的品种为宜。2、平整土地,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磷肥,重视施用钾肥,补充中微量元素,提高秸秆的柔韧性。3、适期造墒播种。我区小麦播种适宜期为10月5~13日,保证底墒充足。4、合理密植。根据品种分蘖及成穗能力,确定适宜的播量,避免田间群体过大造成倒伏。5、科学运筹肥水。高产麦田及时浇好封冻水、拔节水、灌浆水,拔节后浇水酌情追肥。后期如需浇水,注意风雨前不浇水。6、防病治虫防倒伏。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增加小麦抗逆力和抗倒伏能力。在小麦起身期拔节前喷洒15%多效唑粉剂,每亩用药50—60g,对水40—50公斤,可有效地控制旺长,缩短基部节间,防止小麦倒伏。在小麦后期采用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进行“一喷综防”,达到防病虫、防倒伏、防干热风的目的。
上一篇: 野菜采种注意事项?
下一篇: 如何对棚室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