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棉花 > 棉花营养枝的作用及合理利用技术? 棉花

棉花营养枝的作用及合理利用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营养枝的适度利用,在棉产区或是粮棉间作地带并非千篇一律,但根据缺苗、稀植、迟发的特点,预留一定数量营养枝,仍可大有作为。棉花营养枝俗称"公枝",过去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棉枝是只吃饭(消耗养料)不干活(结桃少)的懒汉。现如何利用它,必须从改造"二流子"做起,视同果枝一样,都应在"立秋"边进行摘顶,调节养分向横向运送,促进坐桃。

对靠近缺苗断垄的空间方向株留2台左右营养枝。能充分地力利用,同时解决了过去缺苗后套种黄豆等而诱发棉叶螨的发生等不良环境。

对迟播且长势过旺棉田,株留一台以上的营养枝,能有效的控制疯长,提高结桃率。据试验,对疯长棉田株留1-2台营养枝,反而比不留营养枝结桃率提高8.6%,相应获得了节肥、节水的作用。

能充分利用光、热条件。俗话说,"白露花、花见花"、"白露花、正当家"。一般迟发棉无论是果枝或是营养枝均为秋后至"白露"结桃为主,且秋后光、热条件优越,对棉花坐桃适宜,又能有效避开7月下旬至8月旬初的棉铃虫、红铃虫危害高峰期,故僵花少,吐絮畅,色泽艳,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