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苹果 > 苹果品种有哪些? 苹果

苹果品种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自然杂交种 目前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苹果品种来源于自然杂交种。由自然杂交种形成苹果品种,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迄今人们栽培的苹果品种中,仍有不少来源于自然杂交种。例如,当今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金冠(Golden Delicious)、元帅(RedDelicious)、司米斯(Granny smith),以及中国过去栽培最多的国光(Ralls Janet)、红玉(Jonathan),英国的着名品种桶苹(Coxf's orange pippin)等,都是来源于自然杂交种。

  二、芽 变 芽变是植物的营养组织在经常进行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外界条件(气候、土壤、砧木及栽培技术措施等)的影响,产生出与母细胞不同的新细胞,形成了在某些方面与同一母株上其他枝条,或芽子不相同的枝或芽,其上所结的果实因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异。

  苹果是果树中最易发生变异的一种。由于芽变与原来的母本在某些性状方面产生了差别因而人们常常将其视作一个新的品种。

  据文献报道,产生芽变最多的苹果品种首推元帅。目前,已经发现的元帅系芽变多达160余种;其中,在美国苹果生产中栽培较多的达32种。 除元帅系外,金冠也是容易发生芽变的苹果品种。金冠的芽变约有30多种,金矮生(Goldspur)和无锈金冠(Smaothe)为其最着名的芽变。

  富士(Fuji)是中国近年来大量发展的苹果品种,也是国际上的热门品种。由于富士果实品质优异,耐贮藏,深受人们青睐。目前日本已报道的红色芽变,多达数十种。其中,有名的为:秋富l(Akifu1)、秋富2(Akifu 2)、秋富47(Akifu 47)、长富2(Nagafu 2)、长富6(Nagafu 6)、长富12(Nagafu 12)、岩富lO(1wafu lO)等。这些芽变的果实色泽,均优于原始母本

  三、人工杂交 人工杂交,是在人的干预下,创造新品种的有力手段。 右表为国际上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人工杂交育成的苹果新品种 人工杂交育种,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它不是静待自然界的恩赐,而是通过人们的辛勤劳动去创造,较之自然实生和芽变产生品种要快得多。

  四、无性杂交 无性杂交,也是产生苹果品种的途径之一。最有名的事例是,米丘林育成的枸橼形莱茵特苹果。

  五、人工诱变 利用电离辐射处理苹果树的枝、芽,也可以获得新的品种。日本吉田义雄等利用60Co处理富士苹果幼苗,获得了Fuji Redsportl和Fuji Redsport 2等,一些有价值的辐射系。

1.信浓红苹果
由浸轻×百斯特.贝拉杂交育成。平均单果重20~300克,果实长圆形、果面全面鲜红、洁净无锈,果形高桩、端正,外观美丽。果肉白色、甜脆爽口,汁液丰富。果实成熟期继萌苹果之后,为7月中旬,极具市场潜力。
2.萌
平均单果重200~250克。极早熟,果实7月上旬成熟,无采前落果现象;果实全红,外观美丽、果肉质脆、汁多、甜酸爽口、风味浓郁;果实耐贮运,货架期长;树姿开张,成枝率强,二次枝腋花芽易成花,丰产性强。
3.红将军 日本引进,结果早,果个大,丰产,单果重450克,果面全红,9月中旬成熟,国庆节和中秋节上市。是中熟苹果的首选良种。 4.华红
亲本为金冠×惠。平均单果重245g,果实长圆形,高桩。果面鲜红色,光滑,蜡质厚,果点小;果肉细脆,可溶性固形物15~16.5%,可滴定酸0.48%,风味浓郁,有香气,抗寒性强,较抗病,耐贮运。果实9月下旬~10月上旬
5.洛川苹果
洛川苹果从1947年至今已有苹果面积50.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1%,到2003年底苹果总产量达30万吨,总收入4.3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1800元。计划到2005年,农业人口人均苹果面积3.1亩,年产量达到45万吨,苹果产业收入7亿元,人均苹果收入3000元,占农民收入的80%。
目前已建成各类果品贮藏库3000余座,储藏能力13万吨,其中气调库1座,冷库120座,储量6万吨;果库群280座,土库2342座,储量7万余吨。果汁生产厂2个,鲜果加工转化能力15万吨;果袋生产厂4个,年产量5亿只;果网生产厂7个,年产量5亿只。从事苹果经销的企业和大户320多个,中介经纪人达2000多人,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点50多个,在8个周边口岸建有贸易窗口.近几年来,210国道洛川段已自发形成以鲜果批发零售为主的300余户销售长廊。销售季节有近千名客商云集洛川,200多辆货运车辆在营运洛川苹果。苹果的包装、物资、货运、劳务、信息中心等市场和服务设施健全,销售软环境宽松有序。
先后有联合国粮农组织副主席福斯特尔博士(美国)、日本乔化富士栽培专家菅井宫、富士矮化栽培专家永井康弘、野村敏男等,意大利、荷兰、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专家前来洛川考察。国家果树研究所薛士钊、汪景彦、张桂岩等46名专家前来考察传授技术。2002年我县被国家科技部正式列为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县,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我县合作划定的10万亩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之中。2003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优势农产品(苹果)产业示范县。
成熟。 6.苹果品种新乔纳金、首红 7.栖霞苹果-红富士
日本育成,1980年引入中国。果实大型,平均单果重220克,最大果重650克;果形扁圆至近圆形,偏斜肩,果形指数0.8。果面光滑,无锈,果粉多,蜡质层厚,果皮中厚而韧;底色黄绿,着色片红或鲜艳条纹红;果点中多,黄白色,较小,圆形,锈色果点大,不规则凸出明显。果肉黄白色,致密细脆,多汁,酸甜适度,食之芳香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15.5%,品质极上,果实极耐贮藏,在半地下窖可藏至翌年5月,在冷风库可藏至翌年7月。贮藏后香气更浓,风味更佳。果实发育期170~180天,10月中下旬采收,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很轻,成熟前无裂果现象。
红富士是着色系富士的总称。在富士推广栽培过程中,由于其具有较活跃的遗传性变异特点,在日本各地涌现出许多果实着色好的变异单系,共有100多个。我市引进栽培的主要单系有秋富1、长富2、长富6、岩富10、早生富士等。
烟台市在推广栽培过程中,开展了广泛的选优活动,选育出了烟富1~6号六个优良品系,其中烟富6号为短枝型品系。烟富系的共同特点为,果实大型,果形端正、高桩,果形指数0.86~0.91;着色早、色泽发育快,色相浓红,色调鲜艳,树冠上下内外均着色良好,着色指数93~97.2%;果肉淡黄色,肉质清脆爽口,硬度8.0~9.8千克/平方厘米,可溶性固形物14.0~16.6%,果汁多,风味香甜适口。外观质量明显优于原来引进的红富士,商品性能极好,为红富士的代表品系,我市已大面积改接栽植,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