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怎样养好公猪?

怎样养好公猪?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种公猪的饲养

1.按照饲养标准灵活掌握饲料配方,保证营养均衡全面。种公猪所需各种营养物质的多少与品质类型、体重大小等因素有关。我国种猪资源丰富,其成年体重大小差异较大,所以饲养标准不尽相同,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饲养标准确定以后,饲料配方可以灵活掌握。确定饲料配方时,首先应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其次要保证所配饲料营养均衡全面,适口性好,价格便宜,且体积不能过大。另外,还应经常补加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并加喂鲜嫩的青绿饲料。供给种公猪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丰富的饲料,就可增加精液数量、提高精液质量、延长精子寿命,从而提高种公猪的利用效率。种公猪的饲料可以按照配方自行配制,也可以购买配合好的混合料。总的要求是饲料种类尽可能多,蛋白质饲料最好是豆饼、花生饼和菜籽饼等多种植物性蛋白质饲料搭配使用,且在配种期还要增加鱼粉、蚕蛹粉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这样既可以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又能保证种公猪的需要,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

2.种公猪的饲料给量。种公猪的饲料给量应按照饲养标准中的规定供给,但具体到每头公猪可稍加调整:一般膘情较差的公猪喂料量应高于膘情较肥的,配种次数多的应高于配种次数少的,种公猪保持七八成膘较为适宜。如果种公猪消瘦、精液量减少且精液品质差,可考虑提高营养水平或增加饲料喂量;相反,若种公猪过于肥胖、性欲降低且睾丸发生脂肪浸润使精液品质下降,应降低饲料营养水平(特别是能量水平)或减少混合饲料给量,增加适量的青粗饲料,同时加强运动,使其减肥。

3.种公猪的饲喂方式。种公猪多喂生湿料,冬天用温

水拌、夏天用凉水拌,一般日喂3 次,中间加喂青饲料。饲喂要定时、定量、定质,禁喂发霉变质和有毒饲料。

种公猪的日常管理

每天的饲喂、运动、采精(或配种)、刷拭等各项作业都应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以促使种公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坚持运动。运动可以增强种公猪体质,保持其四肢健壮灵活,特别对精子的活力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对种公猪每天应有1~2 次驱赶运动,每次运动30~60 分钟、行程2 千米左右。运动时间:天气炎热时安排在早晚凉爽时进行,天气寒冷时在中午比较温暖时进行。运动强度:配种季节到来前应增加公猪的运动量,配种旺季减少运动量,运动沿线应清洁卫生,以防被传染性疾病所感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放牧进行运动。

2.分群。种公猪一般单圈饲养、单独运动,这样可以减少种公猪间的咬斗以及互相爬跨所造成的生殖器官的损伤。凡是单圈饲养的种公猪,一定要减少相互间的接触机会,因为这种管理方式下的种公猪相遇时必然撕咬,可能造成伤亡。由于单圈饲养、单独运动费工占圈,也可在圈舍不足、人工短缺的情况下合群饲养。种公猪合群饲养必须从小就开始,以便养成和睦共处的习惯,同时圈内要多设饲料槽和饮水器,防止因采食机会不均造成猪群发育不齐。合群饲养的种公猪配种后不能立即赶回圈内,以防其他种公猪受该种公猪的气味影响造成爬跨和射精。

3.刷拭、修蹄和定期称重。每天按时给种公猪刷拭身体,可促进其新陈代谢,消灭体外寄生虫,这也是饲养人员与种公猪接近的好机会,通过刷拭可建立感情,使公猪温驯,便于采精和配种。修蹄是对种公猪生长不良的蹄子进行修理,使其蹄形规整,避免配种时抓伤母猪或阻碍运

动。定时称重可以检查青年种公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成年种公猪的体况,通过体重的增减变化,可调整种公猪的日粮组成和给量。

4.防寒、防暑。种公猪的生长适温是18~20℃,在寒冷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减少饲料的消耗和疾病的发生;在炎热季节要防暑降温,以防高温造成的食欲不佳、繁殖力降低,甚至中暑。在天气炎热地区,种猪舍应有通风、洒水、遮阴等降温设备。

5.检查精液品质。定期检查种公猪的精液品质,既可根据精液品质的好坏变化调整日粮的营养成分和给量,又可以预测配种效果的好坏。

为了提高种公猪的性欲,确保量多质好的精液品质和配种效率,使之繁殖更多更好的仔猪,就必须对种公猪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其措施主要有如下几点:

  1.合理搭配日粮喂给公猪营养价值高的日粮,实行合理的饲养才能使公猪经常保持种用体况,体质结实,精力充沛,性欲旺盛,精液品质好,配种成绩高。营养水平过高,可能会使公猪体内脂肪沉积过多,变得过于肥胖;营养水平太低,会使公猪体内脂肪和蛋白质损耗,形成碳和氮的负平衡,变得过于消瘦。因此,公猪配种期饲料,每千克消化能不能低于12.97兆焦,粗蛋白质以14%~15%为宜。体重200千克左右的公猪,在配种期日供给风干饲料2.4千克,含消化能30.03兆焦,可消化粗蛋白265克,公猪日粮钙、磷比例以1.25∶1为宜。缺硒地区,应注意对硒的补充,维生素的供给,在公猪配种准备期和配种期,饲料中应供给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烟酸、泛酸也是公猪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种公猪日粮的参考配方如下:①配种期:鱼粉1%~2%,豆粕16%~20%,玉米50%~55%,麸皮15%~20%,草粉8%~10%,骨粉1%~1.5%,食盐0.5%,多维素0.02%,微量元素0.5%。

  ②休闲期:豆粕15%~16%,玉米50%~55%,麸皮15%~20%,草粉10%~15%,骨粉10%~1.5%,食盐0.5%,多维素0.01%,微量元素0.5%。

  2.选择合适的饲养方式 根据种公猪一年内的配种任务,分为两种饲养方式。①一贯加强的饲养方式:母猪实行全年分娩,公猪就需负担常年的配种任务,为此,一年内都要均衡地保持公猪配种所要求的营养水平。②配种季节加强的饲养方式:母猪实行季节性分娩,在配种季节开始前一个月,对公猪应逐渐提高营养水平,配种季节保持较高的营养水平,配种季节过后,逐渐降低营养水平。

  3.饲料与饲喂技术饲喂公猪应定时定量,每次不要喂得过饱,体积不宜过大,应以精料为主,宜采用生干料或湿料,加喂适量的青绿多汁饲料,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4.适当运动适度运动可促进代谢,增强公猪的体质,提高精子活力,有条件的场家,可进行驱赶运动,每天上下午各一次,一次1.5小时~2小时,行程2千米左右,也可自由运动,在建猪舍时设运动场,使公猪在户外进行运动和阳光浴。

  5.适龄配种最适宜的初配年龄,小型早熟品种在7月龄~8月龄,体重75千克左右;大中型品种在9月龄~10月龄,体重100千克为宜。如配种过早,会影响公猪本身的生长发育,缩短利用年限,还会降低与配种母猪的繁殖成绩。

  6.适宜的配种次数2岁以上的成年公猪,一天一次为宜,必要时也可一天两次,但不能天天如此,每周休息一天,青年公猪为每2天~3天配种一次,在本交情况下,一头公猪可负担20头~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

每天的饲喂、运动、采精(或配种)、刷拭等各项作业都应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以促使种公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坚持运动。运动可以增强种公猪体质,保持其四肢健壮灵活,特别对精子的活力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对种公猪每天应有1~2 次驱赶运动,每次运动30~60 分钟、行程2 千米左右。运动时间:天气炎热时安排在早晚凉爽时进行,天气寒冷时在中午比较温暖时进行。运动强度:配种季节到来前应增加公猪的运动量,配种旺季减少运动量,运动沿线应清洁卫生,以防被传染性疾病所感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结合放牧进行运动。

2.分群。种公猪一般单圈饲养、单独运动,这样可以减少种公猪间的咬斗以及互相爬跨所造成的生殖器官的损伤。凡是单圈饲养的种公猪,一定要减少相互间的接触机会,因为这种管理方式下的种公猪相遇时必然撕咬,可能造成伤亡。由于单圈饲养、单独运动费工占圈,也可在圈舍不足、人工短缺的情况下合群饲养。种公猪合群饲养必须从小就开始,以便养成和睦共处的习惯,同时圈内要多设饲料槽和饮水器,防止因采食机会不均造成猪群发育不齐。合群饲养的种公猪配种后不能立即赶回圈内,以防其他种公猪受该种公猪的气味影响造成爬跨和射精。

3.刷拭、修蹄和定期称重。每天按时给种公猪刷拭身体,可促进其新陈代谢,消灭体外寄生虫,这也是饲养人员与种公猪接近的好机会,通过刷拭可建立感情,使公猪温驯,便于采精和配种。修蹄是对种公猪生长不良的蹄子进行修理,使其蹄形规整,避免配种时抓伤母猪或阻碍运

动。定时称重可以检查青年种公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成年种公猪的体况,通过体重的增减变化,可调整种公猪的日粮组成和给量。

4.防寒、防暑。种公猪的生长适温是18~20℃,在寒冷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减少饲料的消耗和疾病的发生;在炎热季节要防暑降温,以防高温造成的食欲不佳、繁殖力降低,甚至中暑。在天气炎热地区,种猪舍应有通风、洒水、遮阴等降温设备。

5.检查精液品质。定期检查种公猪的精液品质,既可根据精液品质的好坏变化调整日粮的营养成分和给量,又可以预测配种效果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