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
响
种
子
化
学
成
分
的
因
素?
(1)遗传因素:品种不同、化学成分组成不同。大豆:一般Pr35%,高45%以上。 玉米油:4—5%,高22.5%。 向日葵;含油40%左右,高70%。 (2)环境因素:种子形成与发 育期间的外界条件,包括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栽培技术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种子化学成分。A:温度;高温下形成种子,Pr高,淀粉与脂肪低——缩生育期;适当低温下形成种子有利于脂肪形成。不饱和脂肪酸增加;因此,大豆随纬度和海拔增高,含油量增加,碘价增高——品质好。B:湿度;干燥会促使种子早熟,粒重下降,饱满度差;种子Pr、灰份含量增加;淀粉和脂肪含量减少。 原因:干燥条件Pr酶受阻程度低于淀粉酶,而且积累早。所以Pr相对高。多湿条件:有利于淀粉酶活性,Pr酶活性受阻。淀粉酶含量高,Pr含量降低。C:营养元素;N:Pr组成之一,适量增加施N肥。Pr形成与积累,油份降低——增加种子产量。P:脂肪形成,糖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需P参与;K:糖类、脂肪积累;所以N、P、K三者要配比合理。Mn、I、Zn也利于优质种子增产增油。
上一篇: 鹅的生物学特性有几种?
下一篇: 夏天辣椒咋防日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