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枯病
本病由立枯丝核菌(Rhjzoctoniasolani Kuehn)侵染所致,每年6-7月,土壤温度在12.2-15.6℃情况下,一年生幼苗容易发病。发病部位在幼苗茎基部,即在距表土3-5厘米的干湿土交界处,病原菌侵入幼茎后,茎基部呈现黄褐色凹陷长斑,逐渐深入茎内而腐烂,隔断输导组织,致使丽江山慈菇幼苗倒伏枯萎死亡。发病初期,可用400-600倍液多菌灵浇灌墒面,使药液渗入土层3-5厘米处,然后用清水冲洗叶面1-2次,以免发生药害。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要勤松土,使土壤疏松透气,有利于山慈菇根系发达,抑制根部发病。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并对病穴消毒,以防病害扩展蔓延。
地老虎
危害山慈菇的害虫主要是地老虎,该虫每年的春、秋两季活动频繁,主要是咬食茎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距地表2-3厘米处咬断植株茎秆,晴天傍晚是地老虎危害的主要时期。白天潜伏在地下3-5厘米处。可根据地老虎的活动特性进行综合防治,发现被危害的植株,可在附近地下寻找地老虎并杀死;也可在晴天傍晚投放毒饵,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上一篇: 野鸡开产前的补钙要点是什么?
下一篇: 花生机械收获有哪些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