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主要病害有石膏霉、胡桃肉状菌(小牛脑、假块菌)、叉状炭角菌(鸡爪菌)、黑头病等。?xml:namespace>
石膏霉。
防治措施:①做好菇房消毒工作。②合理配制培养料。控制培养料的含氮量,熟料栽培麦麸的添加量不要超过15%,玉米粉添加量不要超过5%,尿素添加量不要超过0.1%,添加石粉3%;发酵料栽培时,麦麸的添加量不要超过5%,禽畜粪以3%为宜,进行二次发酵可大大减少石膏霉的发生。③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70%以内,拌料时调节ph值至8∽8.5左右。
胡桃肉状菌(小牛脑、假块菌)。
防治措施:①选用优良菌种,从有资质的单位引种。②合理配制培养料。可采用二次发酵法,堆温70度以上保持12小时就能杀灭胡桃肉状菌孢子,在发酵过程中要防止堆料过湿、过熟,保证料温上升到70度以上,控制含水量60∽70%为宜。③覆土要严格消毒。④栽培管理期间要加强菇房通风换气,温度控制在16∽20度,湿度不超过95%,避免高温高湿的环境。
叉状炭角菌(鸡爪菌)等。
防治措施:①选用优良菌种,从有资质的单位引种。②合理配制培养料。该病源菌多为培养基和覆土材料携带进来,栽培和覆土材料在使用前要暴晒3∽5天,配制时加入0.1%∽0.2%的50%多菌灵可有效抑制其发生。③提倡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料中心温度上升到70度后保持24小时再翻堆,发酵结束后调节培养料含水量60∽65%,PH为8∽8.5。④覆土要严格消毒。⑤严格栽培管理措施,管理上注意调整温度、湿度、水分和通风等。每潮菇出完后要及时清理床面,补水时用PH为8∽8.5的石灰水。
黑头病。
防治措施:①场地要求。工厂化栽培要做好场地消毒工作,常规栽培应选择没有种过鸡腿菇的场地,并喷洒0.1%多菌灵或1:200∽300的克霉灵溶液对场地进行除菌消毒。
②覆土材料。要选择土壤表层10厘米以下的菜园土或耕作土使用,使用前暴晒3∽5天,在土壤中喷洒500倍多菌灵溶液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
③染病后,加强通风换气,及时摘除病菇。
上一篇: 如何防治小野猪仔黄痢病?
下一篇: 蝴蝶贝工艺加工是如何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