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茭白 > 茭白高山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茭白

茭白高山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茭田选择:应选择具有高山气候特点,海拔要求600―1050米以内的区域,光照好、土层深厚、水源好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以有凉水经过的水田或近水库可利用库区深层水灌溉的田块最好。

2、施足基肥:结合翻耕,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或浓人粪尿2500公斤,如前作是水稻田,还要增加基肥的用量,并耙平,然后灌水2―3厘米,做到田平、泥烂、肥足。

3、品种选用:应选用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性强、熟期适中的良种,如美人茭、浙大茭白等优良品种。

4、种株选育:茭白种株要求生长整齐、节紧缩、结茭多、孕茭率高,茭白油光嫩白,成熟一致性好,长足后,包裹的叶鞘一边稍有开裂,茭白眼呈乳白色,无灰茭、无病虫害、四周无雄茭的优良单株。

5、适时定植:新植田块一般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当选种苗高20厘米时,及早进行移栽,每丛3―4苗,采用宽窄行栽植,宽行1.2米、窄行O.8米、丛距0.4米,亩栽1300~1500丛。

6、田间管理:

(1)及时间苗。在苗高10~20厘米时,及时间去瘦弱苗、多余苗,留苗时注意一定的苗间距,删苗要“删密留稀,删弱留壮,删内留外”的原则,每穴保持3―6株。在茭白分蘖后期,株丛拥挤,应及时摘除植株基部的老叶、黄叶,以促进通风透光,促进孕茭,隔7―10天摘黄叶1次,共2―3次。

(2)化学除草。待苗齐后,及时耘耥,除去杂草,同时把扦插老杆下泥。除草前排干水,亩用乙苄系列产品(18%田草星30克)或10%苄黄隆12―15克兑水40公斤喷雾,过一天覆水。

(3)水浆管理。茭白水位管理以“浅一深一浅”为原则。定植后的生长前期(分蘖之前),保持3~5厘米的浅水位,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发根和分蘖。

(4)科学用肥。茭白定植7―10天成活后,每亩施人粪尿500公斤或碳酸氢铵15~20公斤催苗,如茭白田基肥足够,可减少施肥量;在分蘖初期(与第1次肥隔10天左右),每亩施人粪尿1000公斤或碳酸氢铵20―30公斤,促进有效分蘖和植株的生长,如没有施提苗肥,应适当提前追施分蘖肥。在分蘖盛期,应视植株的长势情况进行追肥,一般每亩施碳酸氢铵10~15公斤,如植株生长强健可不施。

7、病虫防治:

(1)螟虫(大螟、二化螟)。在幼虫即将化蛹时,排干田水,使幼虫化蛹部低,待化蛹高峰期,灌深水13~17厘米,保持3~5天,即可将蛹淹死。在二化螟羽化期,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在幼虫孵化期,可用5%锐劲特1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500倍液喷雾,7天后再喷一次。

(2)蚜虫、长绿飞虱。以越冬代为重点,在虫盛孵期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吡虫啉粉剂2000倍液,重点防治在6月上中旬发生的第一代和7月上中旬发生的第二代。

(3)锈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7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轮换用药2―3次。

(4)纹桔病。用5%井冈霉素300~4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5)茭瘟病。加强田间调查,发病初期用20%三环唑粉剂5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8、适时采收

一般高山茭白在6月上中旬开始采收,以叶鞘内茭肉显著膨大,紧裹的叶鞘即将裂开或刚裂开为采收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