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黄瓜 > 日光温室黄瓜定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黄瓜

日光温室黄瓜定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日光温室冬季栽培黄瓜,必须各项技术措施配套。快速缓苗、培育壮苗、增光保温、科学肥水管理是黄瓜定植后栽培管理关键,也是黄瓜取得高产、实现高效的基础,在管理上应重点做好:  
缩短黄瓜缓苗期,高垄点水定植。为防止大水降温沤根,定植时采取起垄-挖坑-浇水-稳秧-封坑的定植方法,定植后3-7天选晴天浇缓苗水,要一次浇透,以后不旱不浇,并及时中耕,促进发棵。  
增温保温,提高地温。黄瓜定植前15-20天扣棚烤畦,并且使用新无滴膜。定植后5-7天要闭严风口,缓苗期白天32-35℃,夜间16-18℃,中午棚内温度最高达31℃时再放风,提高地温。夜间防寒,避免冷害 定植后夜间,要用塑料薄膜在温室内侧前沿挂上裙边,后墙挂反光膜,门口挂好门帘,大棚外围靠上旧草苫,以免黄瓜受到冷害,不易缓苗。加强中耕、促进发根,深松土壤,大沟深松,垄背浅松,另外采用配方药液灌根1-2次,和叶面补肥,能有效减少沤根死秧的发生。  
培育壮苗,控温蹲苗。高温缓苗后,应降温控秧,以利蹲苗 黄瓜白天最高温30度,晚上15—18度。如果气温过高,应加大放风,或用少量草苫短时间内遮阴,以防高温徒长。发生徒长和病秧的要用降低夜温来控制,尽量不要使用各种激素。及时掐掉南瓜再生赘芽和黄瓜的不定根 在瓜秧的生长过程中,南瓜再生赘芽应及时掐掉,避免营养消耗,再定植时黄瓜胚轴接触到土壤,易长出不定根。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失去嫁接的意义,导致枯萎病、蔓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因此对黄瓜长出的不定根应沾上杀菌剂及时抹掉。  
科学追肥。一般根瓜膨大前亩追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酸二铵15公斤,以后每收2次追一次肥。中后期随水追腐熟粪稀2-3次,每次每亩1000公斤左右。  
科学用药,防治病虫。定植初期常见的虫害有白粉虱、潜叶蝇、茶蟥螨等,可用粉虱尔泰、齐螨素、抑太保等防治。病害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等,可用克抗灵、普力克、农用链霉素等防治。注意用药时不能随意加大药量,增加混配农药数量,缩短农药使用间隔期,以避免产生药害,确保黄瓜达到无公害产品。  
   

日光温室冬季栽培黄瓜,必须各项技术措施配套。快速缓苗、培育壮苗、增光保温、科学肥水管理是黄瓜定植后栽培管理关键,也是黄瓜取得高产、实现高效的基础,在管理上应重点做好:  
缩短黄瓜缓苗期,高垄点水定植。为防止大水降温沤根,定植时采取起垄-挖坑-浇水-稳秧-封坑的定植方法,定植后3-7天选晴天浇缓苗水,要一次浇透,以后不旱不浇,并及时中耕,促进发棵。  
增温保温,提高地温。黄瓜定植前15-20天扣棚烤畦,并且使用新无滴膜。定植后5-7天要闭严风口,缓苗期白天32-35℃,夜间16-18℃,中午棚内温度最高达31℃时再放风,提高地温。夜间防寒,避免冷害 定植后夜间,要用塑料薄膜在温室内侧前沿挂上裙边,后墙挂反光膜,门口挂好门帘,大棚外围靠上旧草苫,以免黄瓜受到冷害,不易缓苗。加强中耕、促进发根,深松土壤,大沟深松,垄背浅松,另外采用配方药液灌根1-2次,和叶面补肥,能有效减少沤根死秧的发生。  
培育壮苗,控温蹲苗。高温缓苗后,应降温控秧,以利蹲苗 黄瓜白天最高温30度,晚上15—18度。如果气温过高,应加大放风,或用少量草苫短时间内遮阴,以防高温徒长。发生徒长和病秧的要用降低夜温来控制,尽量不要使用各种激素。及时掐掉南瓜再生赘芽和黄瓜的不定根 在瓜秧的生长过程中,南瓜再生赘芽应及时掐掉,避免营养消耗,再定植时黄瓜胚轴接触到土壤,易长出不定根。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失去嫁接的意义,导致枯萎病、蔓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因此对黄瓜长出的不定根应沾上杀菌剂及时抹掉。  
科学追肥。一般根瓜膨大前亩追尿素15-2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酸二铵15公斤,以后每收2次追一次肥。中后期随水追腐熟粪稀2-3次,每次每亩1000公斤左右。  
科学用药,防治病虫。定植初期常见的虫害有白粉虱、潜叶蝇、茶蟥螨等,可用粉虱尔泰、齐螨素、抑太保等防治。病害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等,可用克抗灵、普力克、农用链霉素等防治。注意用药时不能随意加大药量,增加混配农药数量,缩短农药使用间隔期,以避免产生药害,确保黄瓜达到无公害产品。  

一、苗栽植的高度不一致

温室黄瓜在定植时,大部分都是菜农们合伙帮忙栽植,少者七八个,多着十几个,没有统一的、标准的栽植高度,再加上栽植行的两垄坡度和长度又很大,所以,就出现了苗栽植的高的高、低的低,造成以后在水肥管理上的难度:在寒冷的冬季,如果按着书本上说的有旱情浇小水,那么栽植高的苗势必造成水肥饥渴,而导致化瓜,损失一部分产量;如果要满足栽植高的苗对水肥的需要,那么栽植低的苗又会造成沤根,这样的水肥供需所产生的矛盾主要来源于定植时操作不细致,忽略这个环节的重要性,给黄瓜产量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解决的办法:在原栽植行内另刨一个低于原栽植行顶部的约有5公分左右、同一高度的另一栽植行,这样栽植时不管人多人少,都会把苗栽在统一高度的位置上,避免了以后水肥供应上的矛盾和生产中管理中的麻烦。

二、苗坨的外露

由于温室面积的迅速扩大,精细的技术服务跟不上生产的步伐,大部分菜农参照以前的栽植方法,把黄瓜苗栽植在栽植行斜坡的半垄上,这样在浇过定植水和缓苗水后,有的原来覆盖在斜坡上的土溜到定植行底部,造成一半苗坨外露,使根系暴露在行间,等温度一下降,这些暴露的根系会被冻死或无法发挥正常作用而影响正常的产量。

解决的办法:没有定植的,按着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刨行定植,已经定植的,掀开地膜,在每一个苗坨上覆土,使暴露在行间的根系完全融到土壤里,但不能在半垄上盖一下土,把苗坨盖住就完事,这样在频繁的浇水过程中,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覆土的方法是:从行间的底部往上加土,加土的量以完全覆盖原苗坨的高度为准,并且要阔过原苗坨周长的3---5公分左右,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改善根系的生存环境,并保证地上部的正常发育,从而保证正常的产量,以后才能谈得上增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