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茄子 > 早春拱棚茄子嫁接生产技术是什么? 茄子

早春拱棚茄子嫁接生产技术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早春拱棚茄子嫁接生产技术

  一、育苗床营养土的配制与消毒

  每立方米营养土要求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没有病虫害园土6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份,外加10~20kg全元复合肥,0.25kg50%多灵粉剂,掺匀用1000倍的甲醛溶液分层喷洒,盖塑料薄膜闷闭24小时消毒,然后晾去甲醛气体,一部分填入育苗床,一部分为育苗营养钵备用。

  二、砧木和接穗苗的培育

  1、砧木种子处理及催芽 9月上、中旬在冬季可人工加温的日光温室内整好育苗床,9月中旬开始对砧木种子进行处理,每平方米育苗床用种1克,先将种子晾晒1~2天后,用二开一凉约50℃的热水浸种,不停搅拌至水温降至30℃时浸泡4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足水分,泡种时应每天搓洗并更换一次清水。将浸泡好的种子捞出晾去水分,用湿纱布包好在变温条件下进行催芽,每日20℃16小时,30℃8小时,每天用清水淘洗一次;6~7天当7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砧木托鲁巴母种的种小皮厚,催芽要求技术严格,常规浸种催芽方法发芽率较低,经试验,将晾晒好的种子先用5000~8000倍的赤霉素液体浸种24小时再用清水浸种24小时后催芽,发芽率可达90%以上。

  2、砧木播种 在砧木催芽的同时,日光温室内开始整地作畦,要求畦宽1.2~1.5m,畦面填入配制好的营养土厚5~7cm,整平踩实,播种前浇透水,待水渗下后,按每平方米1克种子播种,为使种子均匀分布于畦面,可将种子掺入部分细沙土撒播,播种后覆0.5cm厚细沙土,然后覆地膜保温,此时外界气温还较高,白天应将温室前面底脚薄膜掀起,保持白天温度28~30℃,夜间18~20℃,5天左右即可出苗,当出苗达50%时,及时除去地膜,苗齐后,通风降温,白天25℃,夜间15℃,待砧木长出第二片真叶时,移入10×10cm的营养钵内。

  3、接穗播种 接穗品种为适于当时及周边地区栽培和消费的天津块圆茄,种子处理方法同砧木,但不必用赤霉素处理。当砧木苗长出第二片真叶时,开始播种接穗种子,每平方米用种5克左右。砧木和接穗出土后,要及时做好苗床病虫害的防治。

  三、嫁接与嫁接苗管理

  1、适时嫁接 茄子嫁接时需在日光温室内进行,用草苫遮阴,保持气温23~25℃,相对湿度80%以上,嫁接方法采用劈接法,先将所用刀片在25%或6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然后在砧木第二片真叶上方横向切断,在断面中央垂直下劈深约1~1.2cm的口,同时选取与砧木茎粗相近的接穗苗从顶下数第三叶下方,双面30°斜度把下部茎削掉,呈长1cm的楔形插入砧木的切口中,表皮对齐,使韧皮部组织吻合,用嫁接夹固定好,然后将嫁接苗营养钵迅速排入苗床浇足水,随即盖上拱棚膜保温保湿,嫁接苗成活前日光温室要盖遮阳网、纸被或草毡适当遮阴,接后8~10天为接口愈合期,成活率的高低和嫁接后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

  2、加强温度管理 早春拱棚茄子嫁接适期为12月上、中旬,时逢当地较寒冷的季节,必须做好接后的增温和保温工作,在接口愈合期内白天保持温度26~28℃,夜间保持20℃。

  3、保持高湿环境 在接口愈合期,室内相对空气湿度应保持在90~95%,过低接穗会因叶面蒸腾引起萎蔫而死亡,将严重影响成活率。要求接后前3天,苗床小拱棚完全封闭,一般不进行通风,第4天开始可在湿度较高时的上午8~9时,下午4~5时适当打开顶部进行短时间通风,以后逐渐

  增加通风量。

  4、合理调节光照 接后1~4天在苗床小拱棚上应覆盖遮阳网、纸被或草苫遮阴,第4天后,可在早晚结合通风排湿短时间内见弱光,之后每天光照时间逐渐延长。接后8~10天接口完全愈合,可逐渐撒去覆盖物,转入正常的苗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