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黄瓜 > 黄瓜“花孢头”的原因是什么? 黄瓜

黄瓜“花孢头”的原因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温室栽培黄瓜,多在9月底开始播种育苗,幼苗发育时期,处于短日照、低夜温、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条件之下。这样的外界环境极有利于黄瓜雌花芽的分化。进入冬季后,日照时间更短,夜温更低,雌花数量越来越多,几乎节节都有雌花,甚至每节多枚雌花,大量雌花的生长发育,必然要消耗大量的有机营养物质(光合产物),营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就会供应不足,植株逐渐衰弱,最后形成“花打顶”。

  2、管理措施不当加速了“花打顶”的形成,不少菜农不了解黄瓜花芽分化的规律,为了追求高产,在晚秋或初冬期间,采用乙烯利处理黄瓜幼苗,促其多分化雌花,他们片面认为:分化雌花多就会结瓜多、产量高。结果适得其反,发生了“花打顶”,还不知是什么原因。黄瓜植株“花打顶”之后,生长必然衰弱,病害随之严重发生,防不胜防,只好拔秧。

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多数瓜农认为是病害造成的,没有认识到自己管理上的不当,结果年复一年,依然如故,重复着低产高投入的恶性循环。

  3、传统的温室“干、冷”型管理技术,必然促成花打顶!直到目前,绝大多数菜农在温室黄瓜栽培的管理上,仍然采用传统的“干、冷”型管理技术,他们按照露地环境条件下的栽培理论进行管理,室内温度控制在28℃上下,25℃就开始通风,室内温度控制在28℃以下,地温提不起来,夜间室内温度必然低,雌花必然多,生长势会越来越弱,其连锁反映,病害必然发生严重。为了控治病害发生,又更严格地控制室内湿度,极少浇水。黄瓜缺水,生长会更加衰弱,形成恶性循环。如此管理,岂有不“花打顶”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