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茄科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其他蔬菜

茄科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防治方法

①轮作及土壤消毒:实行三年轮作,每亩施入50~100千克消石灰,调整土壤酸碱度为中性或微碱性。

②加强田间管理:拔除病株,携出田外烧毁。

③药剂防治:发病时在植株基部及四周撒五氯硝基苯药土、药土用70%五氯硝基苯0.5千克,拌湿细土15~25千克,每亩用五氯硝基苯1.0~1.5千克,2周1次,连续2次。也可用50%代森铵800~1000倍液;25%三陛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灌根。

(1)合理施肥浇水。定植前要施足腐熟有机肥。定植要选用大苗、病壮苗。定植后3~4d选择晴天上午浇1次水,并及时排湿,直到门茄“瞪眼”再开始浇水追肥。茄膨大前需水少,不浇水,门茄膨大后需要水,要多浇水。一般随采收5~6d浇1次混水(即追肥水),然后再浇1次清水,浇水必须在晴天上午,小水勤浇,浇后中耕,使土壤透气,利于根系生长。按此法管理的5座温室,茄子白绢闰发病株率均在1%以下,而突击定植的8座温室病株率达10%~20%。

(2)拔除中心病株。中心病株是病害发生的信号,要准确识别,及早拔除,进行深埋或火烧,并用三石灰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1∶120比例拌细土,撒施病穴及周围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病田可选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8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每667平方米加农用硫酸链霉素4克加15%恶霉灵水剂4毫升喷洒地面、灌穴或淋施1~2次,隔15~20d1次。

(3)加强栽培管理。栽培管理与病害发生有密切关系。要按大小苗分别定植。选择晴天上午热土移栽,对移栽苗营养钵提前浇水,使土块成团,不分根。整地要细致,做畦平直,放腐熟有机肥,适时放风排湿,交换气体。定植穴用细土封实,早揭苦、晚盖苫,增加光照时间,阴雨天要揭苫,争取散射光等。采用这些管理技术,可促进植株长势好,提高抗病力。

防治方法:防治茄科蔬菜白绢病,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

1.轮作由于病菌以土壤为主要越冬基地,而寄主范围又较广,因此与十字花科作物及水稻、葱蒜类等轮作,可以减少土壤菌源。

2.加强耕作栽培控病措施作物收获后彻底清园,深耕晒土,结合整地施优质腐熟的有机底肥;如土壤酸度较高,可每亩施50~75公斤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对病害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追肥用硝酸钙亦有减轻白绢病的作用;田间若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销毁,病穴撒少量石灰,可减少再侵染的发生。

3.药剂防治田间刚发现病株可选用下列药剂喷茎基部及其周围土面:(1)50%代森铵800~1000倍液。(2)撒施五氯硝基苯药土(每亩用70%五氯硝基苯1~1.5公斤与适量湿润细土充分拌匀,撒施于植株茎基及周围土面)。(3)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4)木霉菌制剂。上述药剂约10天施用一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