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断奶仔猪的培育 有?

断奶仔猪的培育 有?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早期断奶   

根据生产任务和生产水平来自行决定。乳汁是仔猪出生后最适宜的营养来源,尤其是20日龄以前的仔猪。20日龄以前的仔猪采食量小,提早补饲的作用是促进仔猪对非乳饲料的适应和消化酶活性的提高。

(二)正确断奶非常重要

正确的断奶方法,应该保护母猪的乳房,使之不发生乳房炎,同时还要保证仔猪断奶正常的生长发育。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1.减少饲料量 仔猪在断奶前2~3天内,就要减少母猪的饲料。  

2.安全断奶法断奶 将母猪与仔猪分开关养,第l天将仔猪送给母猪哺乳4次,第2天3次,第3天2次,第4天1次,第5天断奶。  

3.母仔隔离饲养 断奶时将母猪赶到其他栏舍去,仔猪留在原圈内再饲养10~15天,这样仔猪在熟悉的环境里,便不会留恋母猪,很少发生不安的情况,保持正常的食欲和增重。  

4.仔猪饲喂的次数 一定要逐渐过渡,断奶前日喂8~9次,断奶后改为6次,以后再改为4次。断奶后短期内还要适当控制饲料量,一般5天内不要增加或稍微增加,防止拉稀。  

(三)断奶仔猪饲养管理的主要措施  

1.营养水平与饲料构成特点 断奶阶段的仔猪,通常会较减少采食量。而采食量低的原因,仍然是断奶应激造成的生理异常。

2.断奶仔猪的饲养 仔猪断奶后往往由于生活条件的突然改变,表现出食欲不振、增重缓慢甚至减重,尤其是补料晚的仔猪更为明显。为了过好断奶关,要做到饲料、饲养制度及生活环境的“两维持’’和“三过渡”。即维持在原圈培育并维持原来的饲料,做到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条件的逐渐过渡。  

(1)饲料过渡 仔猪断奶后,要保持原来的饲料半个月内不变,以免影响食欲和引发疾病。半个月后逐渐改喂饲料。  

(2)饲养制度的过渡 仔猪断奶后半个月内,每天饲喂的次数比哺乳期多1~2次。这主要是加喂夜餐,以免仔猪因饥饿而不安。  

(3)环境过渡 仔猪断奶的最初几天,常表现出精神不安、嘶叫,寻找母猪。为了减轻仔猪的不安,最好将仔猪留在原圈,不要混群并窝。断奶半个月后,仔猪的表现基本稳定时,方可调圈并窝。  

(4)添加抗生素 饲料中按规定标准加入抗生素,能够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促进猪的生长发育。  

(5)应用微量元素的需要量很少,但对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3.断奶仔猪的管理  

(1)创造舒适的小环境、断奶仔猪圈必须阳光充足,温度适宜( 22℃ 左右),清洁干燥。仔猪进入猪圈前应彻底打扫干净,并用2%的火碱水全面消毒,然后铺上干土与干草的混合垫料,为断奶仔猪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环境,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2)合理分群仔猪断奶后,在原圈饲养10~15天,当仔猪吃食与排泄正常后,再根据仔猪性别、大小、吃食快慢进行分群,应使个体重相差不超过2~3千克的仔猪合为一群;让体重小、体弱的仔猪单独组群,给予细致照顾。  

(3)有足够的占地面积和饲槽,如果仔猪群体过大或每头仔猪占地面积太小,或饲槽不够,较易引起仔猪间互相争斗,造成休息不足,采食量不够,从而影响仔猪发育。断奶仔猪每头平均占地面积以0.3~0. 8米 较好,每群一般以l 0米 2左右为宜。并需设足够的食槽与水槽,让每头仔猪都能吃饱饮足,健康生长。  

(4)细心调教对断奶仔猪细心调教的主要内容是:训练仔猪定点排粪尿,在冬季保持圈内的干燥、清洁与卫生。  

(5)防寒保温 北方冬季与早春气候寒冷,仔猪又特别怕冷,常堆积在一起睡卧,互相挤压,并就地排泄,这样不仅容易压死、压伤仔猪,而且还易患病(如感冒、拉稀等),严重影响仔猪生产发育,甚至会引起僵猪。  

(6)仔猪网床培育仔猪网床培育是一项先进的仔猪饲养技术,网床养育仔猪生长发育快,个体均匀整齐,饲料利用率高,患病少,成活率高。唯一的缺点是生产成本有所增高。  

4.断奶仔猪的选择 选择断奶仔猪留种时,应从其父母品质优秀、同窝仔猪多而均匀、断奶窝重大的窝内,选留体重与断奶重都大的个体留作种用;若选作肉猪使用,应选择身长体高、皮光毛顺、皮薄毛稀、眼大有神、腿臀丰满、活泼好动、食欲旺盛、健康无病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