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母羊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使孕羊膘肥体壮,确保羔羊体质好,抗病力强,计划配种避开寒冷季节产羔,产房要保持清洁,并经常消毒,冬季注意保温。产羔后尽量让羔羊吃上初乳,以增强抗病力。羔羊出生12小时后,灌服土霉素,每次0.05~0.1克,每天1次。 2、给怀孕母羊注射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一30天和10一20天时,分别两次注射,注射部位为两后腿内侧皮下。疫苗剂量分别为2毫升和3毫升.注射1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5个月。
3、搞好羊舍卫生。定期用10%~20%石灰乳或5%~10%漂白粉溶液喷洒羊舍及周围环境保持羊舍干燥、温暖,做好接羔工作,保证适时哺乳。
4、土霉素0.2~0.3克,加等量胃蛋白酶水调灌服,每日两次。
5、肌肉注射氯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注射10毫升~15毫升或内服氯霉素或者金霉素,每天每只0.3克~0.5克,每天1次,连服3天即愈。
6、大蒜捣烂取汁半匙,加等量白酒、醋,混合后一次内服,每日2次,每次10一20毫升,直至痊愈。
7、氟哌酸,每千克体重0.01克内服,每日2次,连用3~5天。
8、精心护理,在搞好保温和哺乳的基础上,用磺胺脒0.5克,鞣酸蛋白0.2克,恩诺沙星0.5克等药物治疗。
9、病初用较大剂量青霉素、链霉素各20万单位注射,每天2次。有条件的可用高免血清。
①土霉素0.2~0.3克,或再加胃蛋白酶0.2~0.3克,加水灌服,每日两次。
②先灌服含福尔马林0.5%的6%硫酸镁溶液30~60毫升,6~8小时后再灌服1%高锰酸钾溶液10~20毫升,每日服两次。
③磺胺胍0.5克,鞣酸蛋白0.2克,次硝酸铋0.2克,重碳酸钠0.2克,或再加呋喃唑酮0.1~0.2克,加水灌服,每日三次。
④病初灌服增减承气汤20~30毫升,6~8小时后改服增减乌梅汤,每次30毫升,每日1~2次。对已下痢的病羔,一开始即灌服增减乌梅汤。增减承气汤:枳实、焦栀、大黄、酒黄芩、厚朴、青皮、甘草各6克,朴硝15克(另包)。将前七味药研碎,加水400毫升,煎汤150毫升,再加入朴硝,使其溶解。增减乌梅汤:乌梅(去核)、黄芩、郁金、炒黄连、炙甘草、猪苓各10克,诃子肉、蕉山楂,神曲各12克,泽泻8克,干柿饼(切碎)一个。上药研碎,加水400毫升,煎汤150毫升,红糖50克为引。
本病发病因素复杂,应综合实施抓膘保暖、合理哺乳、消毒隔离、预防接种和药物防治等措施才能有效地予以防制。
每年秋季注射羔羊痢疾苗或厌气菌七联干粉苗,产前2~3周再接种一次。
羔羊出生后12h内,灌服土霉素0.15~0.2g,每日一次,连续灌服3d,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治疗羔痢的方法很多,各地应用效果不一,应根据当地条件和实际效果,试验选用。
1、土霉素0.2~0.3g,或再加胃蛋白酶0.2~0.3g,加水灌服,每日两次。
2、磺胺胍0.5g,鞣酸蛋白0.2g,次硝酸铋0.2g,重碳酸钠0.2g,或再加呋喃唑酮0.1~0.2g,加水灌服,每日3次。
3、先灌服含福尔马林0.5%的6%硫酸镁溶液30~60ml,6~8h后再灌服1%高锰酸钾溶液10~20ml,每日服两次。
在选用上述药物的同时,还应针对其他症状进行对症治疗。也可使用中药治疗。
1、加强母羊妊娠后期的饲养管理,使孕羊膘肥体壮,确保羔羊体质好,抗病力强,计划配种避开寒冷季节产羔,产房要保持清洁,并经常消毒,冬季注意保温。产羔后尽量让羔羊吃上初乳,以增强抗病力。羔羊出生12小时后,灌服土霉素,每次0.05~0.1克,每天1次。 2、给怀孕母羊注射羔羊痢疾氢氧化铝菌苗,在怀孕母羊分娩前20一30天和10一20天时,分别两次注射,注射部位为两后腿内侧皮下。疫苗剂量分别为2毫升和3毫升.注射1天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5个月。
3、搞好羊舍卫生。定期用10%~20%石灰乳或5%~10%漂白粉溶液喷洒羊舍及周围环境保持羊舍干燥、温暖,做好接羔工作,保证适时哺乳。
4、土霉素0.2~0.3克,加等量胃蛋白酶水调灌服,每日两次。
5、肌肉注射氯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注射10毫升~15毫升或内服氯霉素或者金霉素,每天每只0.3克~0.5克,每天1次,连服3天即愈。
6、大蒜捣烂取汁半匙,加等量白酒、醋,混合后一次内服,每日2次,每次10一20毫升,直至痊愈。
7、氟哌酸,每千克体重0.01克内服,每日2次,连用3~5天。
8、精心护理,在搞好保温和哺乳的基础上,用磺胺脒0.5克,鞣酸蛋白0.2克,恩诺沙星0.5克等药物治疗。
9、病初用较大剂量青霉素、链霉素各20万单位注射,每天2次。有条件的可用高免血清。
上一篇: 紫甘蓝软腐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下一篇: 玉米缺钾典型症状和发病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