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施用化肥有哪些原则? 小麦

小麦施用化肥有哪些原则?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注意有机肥与化肥合理配合。有机肥指含有机质较多的农家肥,具有肥源广、成本低、养分全、肥效长、含有机质多、能改良土壤等优点。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等优点。化肥同有机肥配合使用,可以弥补有机肥含养分较低、肥效缓慢的弱点,能及时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养分需要。

二、注意底肥与追肥合理配合。小麦从出苗到返青对氮肥的吸收量占总量的l/3以上,大约4―5千克纯氮。从出苗到拔节对磷、钾的吸收量占总量的l/3左右。因此,麦田施用化肥应以底肥为主,拔节期、扬花期追施氮肥为辅。尤其是磷肥应全部底施,因为磷在植物活体内的移动性很很强,苗期吸收足够的磷酸,可以在植物-生中能反复参与新组织和代谢作用。如果苗期缺磷,以后补充再多磷也不能高产。

三、注意土壤质地、茬□和光温条件。轻壤质土壤保肥能カ差,养分亏缺的可能性大,应增加施肥量,分次施肥,避免因-次集中施肥而使养分流失。对于前茬作物生育期长、养分消耗多、土壤休息时间短的麦田,应增加施肥量。在温度偏低、光照不足的气候条件下,小麦生育进程缓慢,氮素充足可延长营养生长持续时间,但对生殖生长不利,应适当控制氮肥而相对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此外,水浇地使用化肥的增产作用明显大于干旱条件,因此水地化肥用量可高于旱地。

(一) 增施最缺乏的营养元素小麦施肥需要首先弄清土壤中限制产量提高的最主要营养元素是什么,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其他元素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近年来,随着麦田氮素化肥用量的增加,增施氮肥的效果不太明显,土壤中磷素就成为限制产量提高的最小养分,增施磷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二)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有机肥即指含有机质较多的农家肥,具有肥源广,成本低、养分全、肥效长,含有机质多,能改良土壤等优点。它不仅含有小麦生长必需的氮、磷、钾三元素,还含有钙、镁、硫、铁,以及一些微量元素。有机质经过腐殖化后,可形成一定数量的腐殖质,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改善耕作性能,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养分有效化过程和提高化学肥料利用率等良好作用。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等优点。由于小麦需肥较多,营养期较长,一方面在整个生长期需要源源不断供给养分;另一方面,在小麦的关键生育时期需肥较多,出现需肥高峰期。因此,化肥同有机肥配合施用,可以弥补有机肥含养分较低,肥效缓慢的弱点,能及时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养分需要。对于高产麦田来说,一般亩施有机肥应在3 000公斤以上,或者新鲜碎玉米秸3 0005 000斤,也可施人50100公斤饼肥或猪粪。实践证明,只有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才能保证小麦连年持续增产。?xml:namespace>

(三)底肥与追肥配合小麦从出苗到返青对氮的吸收量占总量的1/3以上,从出苗到拔节对磷、钾的吸收量占总量的1/3左右。因此,麦田施用化肥应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一般中高产麦田(优质强筋小麦除外)化肥底施和在拔节期追施的比例以总施氮量的7 : 36 : 4 效果最好。麦田追施化肥一定要注意结合浇水。

(四)注意土壤质地、茬和光温条件粗质砂性土壤与中等质地的壤土和细质的粘土相比,养分亏缺的可能性大,保肥能力也差,应增加施肥量,并采用分次施肥的办法,避免因一次集中施肥而使养分流失,对于前茬作物生育期长、养分消耗多、土壤休闲时间短的麦田,应增加施肥量,以满足小麦增产的需要;在温度偏低、光照不足的气候条件下,小麦生育进程缓慢,充足的氮素供应可延长营养生长的持续时间,但对生殖生长不利,应适当控制氮肥而相对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此外,水浇地使用化肥的增产作用明显大于干旱条件,因此水浇地化肥用量可高于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