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其他蔬菜 > 青椒的软腐病怎么防治? 其他蔬菜

青椒的软腐病怎么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轮作倒茬,应与非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进行2年以上轮作。   

  2、及时清洁田园,尤其要把病果清除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3、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合理密植。雨季及时排水。适当追施磷钾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  

  4、保护地栽培要加强放风,防止棚内湿度过高。   

  5、及进喷洒杀虫剂如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防治烟青虫等蛀果害虫。雨前雨后及时喷洒防病药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①实行轮作。实行与豆类蔬菜或水稻等轮作。避免与茄科或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②加强田间管理。深翻土,合理密植,及时排水,通风透光,及时摘除病果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③及时防治害虫。

  ④药剂防治。植株结果期雨前、雨后及时喷药防治,可用72%农用链霉素2000倍液,或新植霉素2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胶悬剂500倍液等,交替使用,每隔7~10天1次,连用2~3次。

症状 辣椒软腐病主要发生在未成熟和未变色的青果及茎上,辣椒感病初期,叶上出现褪色小斑,逐渐扩大呈淡黄色不规则形圆斑,后变为半透明、中央稍凹陷而薄的斑块,边缘略隆起;茎上病斑纺垂形,中央呈灰色,边缘黑色;果实发病,病部呈暗绿色,后变为暗褐色不规则形斑块,边缘水浸状,病果除表皮外,内部组织全部腐烂,有特殊臭味,失水后,仅残留一薄层污白色皮层,形似开水烫熟后再晒干的辣椒,悬挂枝 头或脱落。
  病菌及发病条件 辣椒软腐病是由胡萝卜软腐欧文氏杆菌胡萝卜软腐病致病型引起,属细菌。此病菌可以分离辣椒细胞中间层,使辣椒组织腐烂崩溃,并产生恶臭,最适温度27—30℃,缺氧条件下也能生长发育,不耐干旱和光照,脱离寄主单独在土壤中只能存活半个月左右。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在田间通过灌溉水

或雨水飞溅使病菌从伤口侵入,染病后病菌又可通过棉铃虫、烟青虫及风雨传播,使病害在田间蔓延。田间低洼易涝、钻蛀性害虫多或阴雨天气多、湿度大时易流行。
  发生原因 1、病源积累多。土质粘重,多年发作,病残体分解慢,土壤带菌量逐年增加,得不到有效控制。2、种植密度过高。近些年来,北方缺水严重,辣椒干旱条件下有效分枝少,菜农一般采用抗旱栽培,用增加株数的方法来达到增产的目的,导致密度过高,达4万株/亩。遇高温高湿天气,易诱发软腐病。3、管理水平低。当地地多人少,普遍采用直播粗放管理,植株生长势弱,落叶、落蕾严重。因农业结构调整,抗虫棉种植面积增加,棉铃虫、烟青虫等钻蛀性害虫缺少寄主,故而大量为害辣椒,造成软腐病侵入和流行。4、适宜的气候条件。4—6月份雨水偏少,灌溉水严重不足,辣椒生长势弱,7—8月份水份偏多,辣椒生长迅速,田间郁闭,土壤及空气湿度过高,造成大时落椒。5、种植感病品种。当地主栽品种子弹头、大鹰嘴因长年种植,品种退化,都较不抗病。
  防治措施 1、轮作倒茬。辣椒软腐病发生严重地块,应与非茄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如与棉花、水稻、小麦、豆类、十字花科作物轮作。2、深耕改土、合理密植。辣椒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把病株、病果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晒垡,加速土壤病残体分解,增施有机肥4000公斤/亩。地膜高垄栽培,亩留苗1.5万株。3、早整枝、打杈。避免叶面露水未干之前进行农事作业,农事作业要精细,减少机械伤口。发现病果及时摘除。4、合理浇水、追肥。合理灌水,雨后及时排水,尤其是下水头不要积水。适当追施磷钾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等,以提高植株抗病力。5、及时防治虫害。及时喷洒杀虫剂如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或菊酯类农药25—50克/亩对水40公斤喷雾,可有效控制棉铃虫、烟青虫的危害,避免果实出现伤口。6、积极防治软腐病: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14%络氨铜35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