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油菜籽 > 油菜菌核病发生和流行的决定因素? 油菜籽

油菜菌核病发生和流行的决定因素?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品种
  一般分枝少、分枝部位高、分枝角度小、叶面蜡质多、茎杆木质化程度高、坚硬的品种发病轻;此外,开花期迟、花期短(花期集中)的品种,由于花期与子囊盘发生期吻合时间短,具有避病作用,因而发病轻。
2.天气
  降雨、湿度、温度、日照、风速等都与菌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关,其中尤以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对油菜菌核病的影响最大。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研究分析,在长江流域冬油菜区,如果油菜开花期平均旬降雨量在50mm以上时发病严重,30mm以下时发病轻,10mm以下时病害极少发生。在病害发生期内,大气相对湿度超过85%时危害严重,超过80%时病害发展较快,低于75%时发生较轻,低于60%时则很难发病。
  3.耕作制度
  土壤中有效菌核数量越多,发病越重。土壤中有效菌核数量的多少又决定于土壤、肥料和种子带菌核的数量。土壤中菌核的存活率和存活数量因轮作期的增长而锐减。连作年限愈长,病害愈重。据调查,连作旱地的发病率比轮作高1.6倍,旱地油菜的发病率较水旱轮作地高1.3倍。油菜与十字花科留种蔬菜等换茬则发病严重,而与禾本科作物换茬则发病最轻。
  4.施肥水平
  氮肥施用过多,特别是偏施化学氮肥或后期过量施用氮肥,油菜由于植株高大、肥嫩、叶面积过大,株间荫蔽或头重脚轻而易造成倒伏,使油菜田间通气透光性差,湿度大也极利于病害发生。此外,施用未腐熟的油菜残秸肥料,会增加田间菌源数量而加重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