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水稻僵苗又叫坐蔸,主要由什么引起的? 水稻

水稻僵苗又叫坐蔸,主要由什么引起的?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 农药残毒型。主要是前茬或本田使用的化学除草剂。近年来,由于黄隆类化学除草剂的推广使用,为农作物的田间除草效果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至今为止,此类农药无论在何种土壤上除草效果均表现最佳。
  2、缺素型。主要是缺锌型和缺磷型两种。缺锌型通常在插秧后2-4周内发生,先为老叶的叶尖发红干枯,叶片自下而上沿中肋两侧发生黄赤色或赤褐色不规则锈斑,渐而向叶片两端扩大连片。新叶小,出叶慢,叶鞘短,植株矮缩。严重时除新叶外整株枯赤焦干,甚至连叶鞘茎秆上也有锈斑。发根少或不发新根,根系黄白色,当土壤中含有毒物质时,根系也会变黑,群众称为“红苗”、“缩苗”或“坐蔸”。缺磷型主要表现生长缓慢,不分蘖或延迟分蘖秧苗细弱不发棵,叶色暗绿或灰绿带紫,叶形狭长,叶片小,叶身稍呈环状卷曲。此两种类型根系均不发达,只有少量白根。此类田块主要是长期少施或不施磷、锌肥和有机肥,导致土壤中磷、锌元素的缺乏,或者是磷肥施用过多诱发水稻缺锌所致。
  3、氨中毒型。主要原因是水稻移栽期一次氮肥特别碳铵化肥施用过多。碳铵撒施比底施更易挥发,加上此时高温或遇田间缺水,栽后叶片黄化,原来分蘖甚至消亡,只剩主茎幼小分蘖,俗称“剥心死”,但根系尚较好。这主要是铵态氮分解成游离氨,即氨气使叶片中毒、气孔关闭,严重时满田似火烧苗。由于叶片和小分蘖消亡,使植株生长缓慢、分蘖出生迟而少,而形成僵苗。
  4、还原物质毒害型。本地主要发生硫化氢毒害,当土壤长期淹灌、通气不良和大量还田麦草分解时耗氧耗氮,使土壤严重缺氧缺氮,产生成还原物质硫化氢。当硫化氢积累到一定含量时即抑制根系发育。其毒害稻苗特征是:根系黑色,有臭鸡蛋味,白根少而细弱,基部老叶呈黄褐色,叶片焦枯,随后老叶枯死,上部仅剩1-2片绿色新叶,稻苗不分蘖,新叶出生慢,呈一簇香状,此类田随秸杆还田量增加而加重。
  5、病毒病型。主要是黑条矮缩病。此病由灰飞虱吸毒传播,水稻中毒后,苗期发病时,心叶抽伸缓慢,节间距离缩短,叶枕重叠或错位,分蘖期病株显著矮缩,分蘖增多,叶片短阔僵直而浓绿,根系发育不良,须根而短粗,呈黄褐色,根毛稀少,不抽穗,一般在成熟前全株枯死。虽能抽穗,但穗颈缩短、实粒数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