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猪体的增长速度
肉猪在70~180日龄为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是肉猪体重增长中最关键时期,肉猪体重的75%要在110天内完成,平均日增重需保持700~750克。25~60kg体重阶段日增重应为600~700克,60~100kg阶段应为800~900克。即从育成到最佳出栏屠宰的体重,该阶段占养猪饲料总消耗的68.47%,也是养猪经营者获得最终经济效益高低的重要时期。为此,养猪者必须掌握和利用肉猪增重,体组织变化的规律,了解影响肉猪的遗传、营养、环境、管理等因素,采用现代的饲养管理技术,提高日增重,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场需要。
二、肉猪体组织的生长
瘦肉型猪种骨骼、皮、肌肉、脂肪的生长是有一定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胴体中水份和灰分的含量明显减少,蛋白质仅有轻度下降,活重达到50kg以后,脂肪是急剧上升。骨胳从生后2~3月龄开始到活重30~40kg是强烈生长时期,肌纤维也同时开始增长,当活重达到50~100kg以后脂肪开始大量沉积。虽然因猪的品种,饲养营养与管理水平不同,几种组织生长强度有所差异,但基本上表现出一致性的规律。肉猪生产利用这个规律,生长肉猪前期给予高营养水平,注意日粮中氨基酸的含量及其生物学价值,促进骨胳和肌肉的快速发育,后期适当限饲减少脂肪的沉积,防止饲料的浪费,又可提高胴体品质和肉质。
三、肉猪机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随着肉猪各体组织及增重的变化,猪体的化学成分也呈一定规律性的变化,即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长,机体的水分,蛋白质和灰分相对含量下降,而脂肪相对含量则迅速增长。瘦肉型猪体重45kg以后,蛋白质和灰分是相当稳定的。
猪体化学成分的变化的内在规律, 是制定商品瘦肉猪体不同体重时期最佳营养水平和科学饲养技术措施的理论依据。掌握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后,就可以在其生长不同阶段,控制营养水平,加速或抑制猪体,某些部位和组织的生长发育,以改变猪的体型结构,生产性能和胴体结构,胴体品质。
(1 )体重的绝对增重规律:一般体重的增长是慢一快一慢的趋势。正常的饲养条件下,初生仔猪的体重为 1.0-l.2 千克, 7 日龄内日增重为 110-180 克; 2 月龄体重为 17-20 千克,日增重为 450-500 克; 3 月龄体重为 35-38 千克,日增重为 550-600 克; 4 月龄体重为 55-60 千克,日增重为 700-800 克; 5-6 月龄体重为 70-100 千克,日增重为 700 克左右。 (2 )机体组织生长规律:骨骼在 4 月龄前生长强度最大,随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皮肤在 6 月龄前生长最快,其后稳定;脂肪的生长与肌肉 刚好相反,在体重 70 千克以前增长较慢, 70 千克以后增长最快。综合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 “ 小猪长骨,中猪长皮(指肚皮),大猪长肉,肥 猪长油(脂肪) ” 。 (3 )猪体化学成分变化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猪体内蛋白质、水分及矿物质含量下降。如体重 10 千克时,猪体组织内水分含量为 73 %左 右,蛋白质含量为 17 %;到体重 100 千克时,猪体组织内水分含量只有 49 %,蛋白质含量只有 12 环。初生仔猪体内脂肪含量只有 2.5 %,到体重 100 千克时含量高达 30 %左右。
上一篇: 果树为什么要整形和修剪
下一篇: 食用菌菌螨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