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轮作换茬:间隔3年以上才可种姜,前茬最好为粮食作物或葱蒜。
ii.土壤消毒:亩用垄鑫12-15千克,均匀撒到地表,深翻,耙平,沷水,覆膜。20-25天后揭膜深翻晾地10-15天方可播种。
iii.严格选种:选取姜块肥大,色泽鲜亮、肉质新鲜、不干缩、不腐烂、未受冻、质地硬、无病虫害的姜块做种姜。
iv.选地、整地: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块。
a、播种前用康地蕾得300倍水溶液浸泡姜种10分钟,排好种后用康地蕾得600倍水溶液喷淋姜种及周围的土壤。
b、齐苗后、发病之前一个月及培垄前后各冲施一次康地蕾得,每次亩用量1千克。
c、发病初期用康地蕾得75倍或龙克菌300倍或多宁400倍水溶液对发病中心及周围的植株灌根,每株灌药水250ml。
1.姜软脚病:俗称姜发瘟,此病在小满至大暑期间为发生盛期。发病初期茎叶凋萎,后变鲜黄,叶片萎缩,根呈水渍状。姜茎近块根3cm左右处横切面呈浅黑色,不久就有乳白色粘液流出。如不拔掉,过几天,萎茎叶就会腐烂发臭,并蔓延到其它植株。姜软脚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土壤、水及姜种传播。因此,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办法是:①选择无病菌土壤或种过水稻的地块种植:②到无病区选种:③防止姜根部积水和受渍;④一旦发病应及时拔除发病的植株,并用5%的石灰水或用50g高锰酸钾,对水50kg对土壤进行消毒。
2.姜腐病:病症是由皮烂向中心(姜瘟病则由心烂向皮),积水或施下未经腐熟的粪肥,易引发此病。主要预防办法是:不让姜地积水;施用的农家肥要沤熟。若已发病,可淋施波尔多液,或按防软脚病的办法进行土壤消毒。
3.虫害;主要是姜螟,农民称其为钻心虫。这种虫以幼虫蛀食姜苗致使其叶片枯黄,严重时可致全株死亡。防治办法:及早扑灭姜螟成虫,捉除幼虫,或在一、二龄的幼虫期施药毒杀。此虫从5月份初即可见幼虫为害,以姜苗分枝盛期的7、8月为盛期。防治以在幼虫低龄期施药效果较好。幼虫期毒杀可用除虫菊脂类农药50g对水300--400kg喷杀,或用速杀灭丁50g对水400kg在傍晚喷于姜苗心叶,待药液流到茎部就可把姜螟幼虫毒杀。另有一种害虫叫姜粪虫蛆,其成虫是一种蝇类,可用敌敌畏5000倍液淋于虫害区,以杀灭幼虫,并防止其蔓延危害其它植株。
上一篇: 家庭食用的黄豆芽含激素?
下一篇: 鱼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