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肥:以有机肥及生物肥料为主,多元复合肥为辅配合施用;不能单一施用氮肥。
2.灌溉:槟榔芋前期怕涝,后期怕旱,合理灌溉是优质高产的措施之一。生长前期防渍水,中期干旱要灌溉。
3.中耕除草培土。定植后应保持土壤疏松,清除杂草,出苗后至2—3叶时进行1—2次中耕,进入生长盛期时只除草不中耕。一般培土二次:5月中旬进行小培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大培土。培土必须结合除草施肥进行。
4.割叶、除子芋:为利于芋田通风透光,减少养分消耗和病源传播,在芋叶长至9片以上时割去基部垂黄叶,每隔15—20天割叶一次,每次每株须保留9片以上健康叶,一般割叶3—5次;为提高母芋产量、品质,在种芋足够前提下,中耕培土过程中应铲除部分子芋。
5.病虫害防治:危害槟榔芋的主要病害有芋疫病、芋软腐病等;虫害主要有斜纹夜蛾、芋单线天蛾等。对槟榔芋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如选用不带病芋种,忌连作,深翻芋田消灭越冬蛹,摘除病虫害叶片;其次是药物防治,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坚持防重于治,早治好于晚治。
(1)施肥:
苗期肥可于齐苗后开始追施,亩施过磷酸钙7.5~10公斤、尿素5~7.5公斤,隔10~15天施一次。苗高25--30厘米时,在穴内环边补施猪、牛粪肥。5月下旬,施第一次大肥,亩施人粪尿30担;6月下旬施第二次大肥,亩施人粪尿30担或尿素60斤;7月下旬--8月上旬畦中开沟施第三次大肥,亩施复合肥200斤、石灰50斤,此后停止施肥。
(2)水分管理:定植后芋田必须搞好排水工作,严禁穴内积水。7--9月芋苗生长迅速,不能缺水,干旱时要求夜灌日排,做到水进半沟,潮湿上垄,土壤含水量保持85--90%,收获前15天排干田水以便收获贮藏。
(3)培土:培土是芋头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促进发生不定根,提高抗旱能力,抑制顶芽生长,且利于球茎的发育肥大。全生育期一般培土4--5次,并逐渐加厚。前2--3次培土结合中耕除草进行,培土宜薄;后两次培土结合第2--3次施肥时进行;最后将畦中及株间泥土全部培于芋株四周,使芋畦成高低起伏的双垄。。
7、防治病虫害。病害:主要有芋疫病和芋腐病,多发生于4~7月。其中芋疫病危害较为严重,当近地芋柄发现有苍蝇状黑点病斑时便应及时喷药防治,以防病害向上蔓延危害。芋疫病用25%瑞毒霉600倍液或40%乙磷铝2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芋软腐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或77%可杀得1000倍,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虫害:主要有蚜虫、斜纹夜蛾等,可用40%乐果800倍液或5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防治。
8、采收:芋叶变黄,根系枯萎时即可采收,留种的种芋待充分成熟后采收,采收前6-7d(天)在叶柄基部6-9cm割去地上部。伤口干燥愈合后采收,可防止贮藏中腐烂。
上一篇: 蛋鸡绿脓杆菌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下一篇: 母牛阴道脱出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