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黄瓜 >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技术? 黄瓜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防治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种子消毒 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捞出后立即投入冷水中浸泡2~4小时,再催芽播种,或用种子重量0.4%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45%代森铵水剂300倍液浸种15~20分钟或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浸种2小时洗净晾干后播种。

  2.栽培防治 与非瓜类作物轮作2年以上;用无病土育苗;保护地加强温湿度管理,注意通风,降低湿度。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圈肥5000~7500千克,磷钾肥25~30千克作基肥,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施一些鸡粪、大粪干、草木灰等。结瓜期分3~4次追施速效氮肥和追施叶面肥。温室大棚栽培黄瓜还要进行二氧化碳施肥,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栽培方式应采用高畦栽培和地膜覆盖,保护根系;及时绑蔓或吊秧,中耕除草,摘除枯黄病叶和底叶,带出田外或温室大棚外集中处理;适当控制浇水,露地黄瓜应及时中耕,搞好雨后排水,减少田间相对湿度。

  3.生态防治 大棚黄瓜围绕以控制温度、降低湿度为中心进行生态防治。要求黄瓜叶面不结露或结露时间缩短。所以大棚应选无滴膜扣棚。上午日出后拉开草苫,使棚室温度尽快升至25~30°C,最高不超过33°C,然后,通风降温散湿。使相对湿度降到75%左右。如果早晨棚室温度不很低、相对湿度又较大,可先行短时间通风降湿,再封闭棚室升温。下午温度降至25~20°C,相对湿度降至70%左右。傍晚20°C左右封闭棚室。盖草苫子之前根据温度、相对湿度情况,亦可再次适当通风散湿。夜间最低温度可降至15~12°C(上半夜20~15°C,下半夜15~12°C)。如夜间棚室外最低气温达12°C以上,可整夜通风,以降低棚室内湿度。如果遇到连阴天气,也要抓住机会,在中午温度稍高时进行通风。浇水和喷洒农药都应选择晴天上午封闭棚室进行,并使温度尽快升至35~40°C,闷棚1小时后缓慢放风散湿,如果达不到这一温度,也要在温度高点时通风散湿,晚上也要适当放风降湿。阴雨天要避免浇水和喷洒药液。浇水应采用膜下浇暗水技术,浇小水,降低湿度,减少棚内结露持续时间,以控制病害。

  4、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药防治可减轻危害。常用药剂有30%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DTM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200ppm喷施等。7天喷一次,连续喷3—4次。喷药前,对中心病株要先摘除病叶病瓜后再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