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病条件:大白菜病毒病由病毒引起,在田间由蚜虫传毒。大白菜6-7片叶以前的苗期最易感病,称为感病的敏感期,也是蚜虫传毒的危险期,即有效传播期,在这期间,感病越早,发病越重,损失越大,其后再感病,则发病较轻。大白菜播种后遇高温干旱,地温高或持续时间长 有利于蚜虫的繁殖和活动,但却使大白菜根系生长发育受抑,抵抗力下降,此时易发病。另外,播种早,蚜虫多,再加上菜地管理粗放,地势低不通风或土壤干燥,缺水、缺肥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由于大白菜病毒病是由蚜虫传毒的,因此在白菜幼苗期防治蚜虫是防治白菜病毒病的重要措施。苗期防蚜,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3%啶虫脒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40%氰戊菊酯乳油60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喷洒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隔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上一篇: 如何防治小尾寒羊炭疽病?
下一篇: 金针虫的危害特征及防治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