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西葫芦 > 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 西葫芦

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适宜播期、定植期

露地栽培,直播以各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为安全播种期,育苗定植以各地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为安全定植期

二、育苗

保护地定植,12月上旬育苗,苗龄15-20天,露地定植1-2月育苗苗龄30天,应在保护地育苗。播种前用温汤浸种,倒入50-55℃热水搅拌15分钟,在室温下浸泡8-10小时,搓洗干净后在25-30℃条件下保温保湿催芽,每天淘洗三次,两天即可发芽。

配制苗床土,用田园土6份和腐熟厩粪4份,过筛后均匀混合,每立方米床土加入过筛鸡粪15公斤和复合肥5公斤,均匀混合,或装入营养袋,或在苗床上铺上10公分厚,浇透温水,划好10×10厘米营养土方。播种时,每袋或每方放上一粒发牙种子,种子必须平放,然后盖细土2厘米,盖地膜和拱棚膜。平播种子出苗时易于脱壳,凡不能及时脱壳的瓜苗,子叶弯曲或畸形,造成心叶呼吸障碍,延迟成苗,成苗后子叶附近簇生小桠枝,使瓜蔓生长势受到削弱,初生瓜易化瓜凋落。出苗前保持床土温15-18℃,保持气温在28℃,3-5天可以出苗。出苗后揭地膜降温,拱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若发现未脱壳戴帽苗,用人工摘壳。为防止徒长,夜温可控制在15℃,定植前5-7天,可降至7-8℃,以锻炼瓜秧的抗逆性。

瓜秧第二片真叶出现时,上午九时前及下午五时后用草席或遮阳网遮光,使每日日照时数为8小时,或2-3叶期各加喷40%乙烯利2500倍液一次,促进雌花分化。

保护地育苗期间应少浇水或不浇水。四至五叶期带土移栽定植。

三、定植和管理

前作收后应及早深翻或挖塘,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普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作底肥,双行植可对空打塘,依品种不同,定植密度以每亩1100塘双苗或2200塘单苗酌定,带土移栽,浇定根水,保温保湿缓苗。直播栽培提倡间套白菜、莴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西葫芦成熟早,采收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定植成活后即可用1:10至1:5逐渐加浓的清粪水每5-7天浇一次,或距根15厘米开沟亩施尿素15公斤盖土浇水。冬后严格控制水量,不浇清水。打春后浇一次水,浇一次肥,2-3天一次,清粪水浓度逐渐加大到1:3-4,中后期增施一次磷肥防止早衰,或相应亩兑水浇施尿素15公斤,使土壤一直保持湿润。

四、落果与预防

矮生西葫芦单株叶不足40个,一般开花数十朵,却只结几个瓜,原因有三:长势过弱,已结果营养不良而凋落;吸氮过度,茎叶生长过旺,果长到半大营养不良而凋落;不受精,子房不发育,花后2-3天凋落。针对以上原因,采取对策为:1、选中上等肥力地、增施肥料,改善植株营养;2、注意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协调植株营养;3、西葫芦雌雄异花,虫媒传粉,早春低温昆虫传粉不足,往往受精不良,需要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可于每天早晨露水未干(花粉成熟,受粉座果率高)时用毛笔取雄花花粉置于雌花柱头上,或取雄花撕去花瓣,直接用雄蕊涂于雌花柱头,一经人工授粉,结果数可增加一倍,单瓜重可增加27%。为了保花保果,在花期可用20-30ppm(百万分之20-30浓度)2,4-D加入0.2%速克灵或0.1%甲霉灵(兼防灰霉病)1公斤装入小喷雾器喷花。

五、防治病虫

早瓜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可用1000倍液的粉锈灵或700倍的托布津7天一次共喷3-5次。

害虫有黄守瓜和蚜虫。

黄守瓜防治措施:在露水未干时人工捕杀成虫;在瓜苗周围土面撒一层糠麸防止成虫产卵;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成虫,或2000倍液浇瓜根杀死幼虫。

蚜虫防治措施:每亩用60公斤50%辟蚜雾2000倍液防治。另外,还可用银灰色物品驱蚜,或用黄色物品诱蚜。

 一、茬次的安排:应选择无病菌残留、疏松肥沃的土壤,以微碱地最好。

  二、品种的选择:目前以京葫八号为畅销品种。

  三、冷棚西葫芦播种时间:应根据早、中熟品种而定。一般早熟品种在雨水前7—8天播种,苗龄应在27—30天为宜;中熟品种可在立春过3—5天为宜,播种前,以大水漫灌的方式把畦里摆好的营养钵浇透,水下去后立即播种。现在播种的创新技术是播种不用盖土,只需把催好的芽子用水辅助插进营养钵,因为空间温度高于地温,这样更有利于种子蜕去外皮儿。种子播完后,应平铺一层薄膜,这样既起到保护的作用,又有一定的压力,有利于种子蜕去外皮。在此期间,应适当早揭苫,晚盖苫。如果天气过冷,可在草苫上覆盖一层塑料布。三四天后,当种子蜕去外皮,两荚展平之际,白天应尽量增加光照时间,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当秧苗第一片真叶展平后,可进行一次倒苗,摆放时应注意交错放置。同时,要适当放风。定植前,更应注意放风,锻炼秧苗,增强幼苗的抗逆性。

  四、定植:应选择晴好天气。栽培时应注意不要把营养钵的土坨与地表覆平,土坨可露在外面一半左右,这样有利于缓苗。定植后,可用小竹片起拱,覆盖一层薄膜,使大棚膜与小拱棚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起到保温的作用。定植七天后,浇一次缓苗水。两天后,用自做的小耙及时松土,同时把露在外面的土坨与地表覆平,以防气温升高烤死幼苗。松土后,可在垅与垅之间的畦埂上铺上一层黑膜,这样既能杀死杂草,又降低了空气的湿度,使西葫芦的主要病害大幅降低,但是切不可在定植前铺膜,以免温度过高烤坏秧苗,温度过低不利于根系的生长,这一点很重要。缓苗水浇后,表土干燥,中午温度高时,叶面可能萎蔫,这时不用急于浇水,哪里有湿润的土壤,根系就向哪里伸展,这可促使根系向下茂盛生长,根系发达能有效的防止鸡爪病的发生。定植十天后,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要适当放风。放风时间应当在早上九点左右,在下午三点左右闭风,切不可在中午气温过高时放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看适当加大风口与时间。当意见温度达到12℃时,就不用关闭风口了。

  五、肥料管理:应选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配以施用适当的化学肥料,期间要特别注意微量元素的使用。再有,就是调控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到优质丰产,又不至于累坏瓜秧。还有一点相当重要,如遇连雨天气,应提前喷施适量的矮壮素或促控剂,防止秧苗过嫩疯长。在采收中期,由于秧蔓伸长,营养供应不足,造成化瓜,可喷施适量硼肥。还需注意的是,摘瓜时如条件允许,可每天采收一次,这样采收的瓜大小比较均匀,既能提高产量又能提高品质,西葫芦的亩产量大约在1万至三万斤左右。

前作收后应及早深翻或挖塘,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普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作底肥,双行植可对空打塘,依品种不同,定植密度以每亩1100塘双苗或2200塘单苗酌定,带土移栽,浇定根水,保温保湿缓苗。直播栽培提倡间套白菜、莴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西葫芦成熟早,采收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定植成活后即可用1:10至1:5逐渐加浓的清粪水每5-7天浇一次,或距根15厘米开沟亩施尿素15公斤盖土浇水。冬后严格控制水量,不浇清水。打春后浇一次水,浇一次肥,2-3天一次,清粪水浓度逐渐加大到1:3-4,中后期增施一次磷肥防止早衰,或相应亩兑水浇施尿素15公斤,使土壤一直保持湿润。

保护地定植,12月上旬育苗,苗龄15-20天,露地定植1-2月育苗苗龄30天,应在保护地育苗。播种前用温汤浸种,倒入50-55℃热水搅拌15分钟,在室温下浸泡8-10小时,搓洗干净后在25-30℃条件下保温保湿催芽,每天淘洗三次,两天即可发芽。

配制苗床土,用田园土6份和腐熟厩粪4份,过筛后均匀混合,每立方米床土加入过筛鸡粪15公斤和复合肥5公斤,均匀混合,或装入营养袋,或在苗床上铺上10公分厚,浇透温水,划好10×10厘米营养土方。播种时,每袋或每方放上一粒发牙种子,种子必须平放,然后盖细土2厘米,盖地膜和拱棚膜。平播种子出苗时易于脱壳,凡不能及时脱壳的瓜苗,子叶弯曲或畸形,造成心叶呼吸障碍,延迟成苗,成苗后子叶附近簇生小桠枝,使瓜蔓生长势受到削弱,初生瓜易化瓜凋落。出苗前保持床土温15-18℃,保持气温在28℃,3-5天可以出苗。出苗后揭地膜降温,拱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若发现未脱壳戴帽苗,用人工摘壳。为防止徒长,夜温可控制在15℃,定植前5-7天,可降至7-8℃,以锻炼瓜秧的抗逆性。

瓜秧第二片真叶出现时,上午九时前及下午五时后用草席或遮阳网遮光,使每日日照时数为8小时,或2-3叶期各加喷40%乙烯利2500倍液一次,促进雌花分化。

保护地育苗期间应少浇水或不浇水。四至五叶期带土移栽定植。

三、定植和管理

前作收后应及早深翻或挖塘,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以上,普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作底肥,双行植可对空打塘,依品种不同,定植密度以每亩1100塘双苗或2200塘单苗酌定,带土移栽,浇定根水,保温保湿缓苗。直播栽培提倡间套白菜、莴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

西葫芦成熟早,采收期长,产量高,需肥量大,定植成活后即可用1:10至1:5逐渐加浓的清粪水每5-7天浇一次,或距根15厘米开沟亩施尿素15公斤盖土浇水。冬后严格控制水量,不浇清水。打春后浇一次水,浇一次肥,2-3天一次,清粪水浓度逐渐加大到1:3-4,中后期增施一次磷肥防止早衰,或相应亩兑水浇施尿素15公斤,使土壤一直保持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