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葡萄糖液与磺胺嘧啶钠液混合可使磺胺嘧啶钠析出结晶,进入血液可能形成栓塞。故5%葡萄糖液的pH值为3.5-5.5,呈酸性,磺胺嘧啶钠液的pH值为9.5-11.0,呈碱性,两者混合后pH值下降,使磺胺嘧啶钠液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结晶。
2、葡萄糖液与速尿混合发生沉淀,速尿pH值为8.5-10.0,当两者混合时pH值下降,使速尿溶解度降低发生沉淀,故两者不宜混合静滴。
3、氨苄西林钠的水溶液易被水解,葡萄糖对水解有催化作用,故两者不宜混合静滴,一般应将氨苄西林钠溶于生理盐水中静滴。
4、红霉素针剂在pH值6.0-8.0时稳定,与葡萄糖混合后效价明显下降,红霉素在生理盐水中最为稳定。据测定,4小时内无明显变化。但应注意,不能用生理盐水直接溶解红霉素,以免形成盐酸红霉素结晶,用时应先以注射用水溶解后,在加入生理盐水中稀释成所需浓度。
5、葡萄糖与青霉素类,青霉素类药物的最适pH值为6.0-6.8,与葡萄糖混合后可使其水解加速,放置时间稍长则明显降效。一般可与生理盐水、甲硝唑注射液混合静滴。
6、葡萄糖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氢化可的松、肌苷、西地泮等注射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眼观变化,但做溶液不溶性微粒检查,可发现大量微粒或微结晶,超过药典规定的范围,对动物存有潜在的危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7、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不宜过多输入葡萄糖液,有机磷中毒是由于有机磷酸酯与机体内的胆碱酯酶牢固结合,从而使乙酰胆酸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蓄积,故出现一系列乙酰胆碱中毒的临床症状。而葡萄糖在代谢过程中可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内氧化脱羧变成乙酰辅酶A,后者与胆碱结合成乙酰胆碱,故输入大量葡萄糖等于向体内提供了合成乙酰胆碱的原料。此外,有机磷中毒病犬伴有明显的酸中毒,葡萄糖液呈酸性,可进一步降低血液pH值,并可使阿托品的解毒作用减弱,所以有机磷中毒时不宜过多输入葡萄糖液。
8、据报道,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时引起犬虚脱和心律失常,原因是当葡萄糖进入血液后一部分被转化为能量供机体利用,另一部分进入细胞被合成为糖原,在合成糖原时需要消耗钾,使钾大量进入细胞内,引起血钾下降。因此,对于怀疑有低血钾症的病犬静滴葡萄糖时应注意补钾。
9、大量输入5%葡萄糖液引起肺水肿的事例,在临床并不少见,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葡萄糖进入血液后,被分解为能量和水,每克产生0.6毫升水,每100毫升5%葡萄糖最终成为98毫升纯水,形成血液的低渗透压状态,水大量进入细胞间隙乃至细胞内引起水肿,当肺部本身存在炎症时,已具有炎性渗出的趋势,此时输入大量等渗糖,势必加剧了渗出,使肺水肿加重,甚至支气管内亦有大量渗出液,阻塞气道,影响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因肺心衰竭而死亡。
10、用高渗糖治脑水肿,如突然停药易发生反跳现象,即由于用药后脑积液中形成高渗状态,与血液形成压差,突然停药时,可使液体再度大量进入脑组织中形成脑积液,故应逐步减量,防止压差过大,产生反跳现象。
1、用5%的葡萄糖注射液时,不要一次注射过多,因为在缺少补充钠的情况下,输入过量可引起水中毒,导致体液低渗、组织细胞水。
2、用50%的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时,要单独应用,不可与任何注射液配合,以保证其“高渗”的有效性。
3、在冷天、冬天或给寒性病患畜应用时,均应加温,使其温度与体温一致,以免引起寒战。
上一篇: 抱子甘蓝的花有什么特点?
下一篇: 如何防治鸽霉形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