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其他豆类 > 怎样能使大豆增花增荚?提高大豆产量。 其他豆类

怎样能使大豆增花增荚?提高大豆产量。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 大豆开花多结荚少是普谝存在的现象;通常开花结荚率在20——30%左右;大豆落花脱荚的原因是复杂的;除由于机械损伤病虫灾害及气候突变外,与光照、温度、土壤、肥料、密度、水份等亦有关。由于外界条件不良,引起豆株生理活动失调,是导致花荚脱落的生理原因,特别是有机养分不能及时供给生殖器官,尤其是糖的供应不足,是影响花荚脱落的主要原因。克服大豆各器官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的矛盾,是解决落花落荚的根本途径。因此,要培养光合效率高、株形紧凑、群体透光性好的品种类型;改革栽培技术,改进大豆群体的生态条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选用多花多荚、株型收敛、耐肥耐密抗到的高产品种。  

(2)精细整地、播种;早间苗,深中耕,培育壮苗。  

(3)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条件,实行等距均播,合理密植,创造良好的群体结构。  

(4)合理安排茬口,有效利用前茬余肥,或种大豆时多施有机肥作基肥,适当配以氮磷肥;始花期追施速效氮、磷肥及微肥,以增花保荚。  

(5)在开花、结荚鼓粒期及时浇水,保证需水高峰期的需要。土塘持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时要及时浇水,遇涝也要及时排水。  

(6)提倡大豆与矮杆作物间作,以改善大豆群体透光条件,可以显著减少花荚脱落。  

(7)在生长过旺的田块,可应用生长调节剂喷洒叶面抑制营养生长,促进开花结荚,或摘心破坏顶端生长。  

(8)以防为主,防病灭虫,抗御自然灾害。  

①施用稀土微肥。稀土微肥或硝酸稀土,是我国首创并重点推广的新型稀土元素肥料。在大豆苗期和始花期,用浓度分别为0.03%~0.04%和0.08%的稀土溶液各喷1次,可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5.9%,脂肪含量增加8.5%,增产15%-20%。
  ②药物防治。多效唑又叫氯丁唑,是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大豆上施用,可使植株矮化,茎秆变粗,叶柄缩短,叶片功能期延长,有利于通风透光和防止倒伏,并能兼治大豆花叶病,一般增产20%左右。施用方法为,在大豆分枝到初花期,亩喷250毫升,升多效唑溶液25千克。
  亚硫酸氢钠是光呼吸抑制剂,在大豆上施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植株的呼吸强度,减少干物质消耗,平均增产10.5%。施用方法为。每亩用亚硫酸氢钠8克,对水50千克,在大豆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喷1次。
  在大豆初花和盛花期,用浓度分别为100毫克升/千克和200毫升/千克的三碘苯甲酸溶液各喷1次,每亩每次喷洒50千克。可使开花数增加25%~40%,花荚脱落率减少7%,单株结荚数增加5~12.6个,早熟5~7天,增产5%-23%。

1.选用多花多荚、株型收敛、耐肥耐密抗到的高产品种。  

2.精细整地、播种;早间苗,深中耕,培育壮苗。  

3.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条件,实行等距均播,合理密植,创造良好的群体结构。  

4.合理安排茬口,有效利用前茬余肥,或种大豆时多施有机肥作基肥,适当配以氮磷肥;始花期追施速效氮、磷肥及微肥,以增花保荚。  

5.在开花、结荚鼓粒期及时浇水,保证需水高峰期的需要。土塘持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时要及时浇水,遇涝也要及时排水。  

6.提倡大豆与矮杆作物间作,以改善大豆群体透光条件,可以显著减少花荚脱落。  

7.在生长过旺的田块,可应用生长调节剂喷洒叶面抑制营养生长,促进开花结荚,或摘心破坏顶端生长。  

8.以防为主,防病灭虫,抗御自然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