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蚕豆 > 春蚕豆抗旱丰产标准化栽培技术? 蚕豆

春蚕豆抗旱丰产标准化栽培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精选良种,适时播种。

麒麟区近年来主推品种为云豆147、凤豆6号、云豆95(34)、等。种子质量是全苗,壮苗的关键,好种出壮苗。在播种前要进行种子精选和晒种,以能提高种子质量,消灭潜伏在种皮上的病菌,为苗全,苗齐,苗健奠定基础。结合麒麟区农业自然气候和耕作经验,最佳播种时间是10月上旬。

2、开沟分墒,合理密植。

为防止烂种,提高排灌水能力,要求开沟分墒种植,即:墒宽2.5-3米,沟深0.3米,沟宽0.4米,做到沟沟相通,旱能灌,涝能排,以促根苗。每亩蚕豆播种量25-30公斤/亩,密度2.2-2.5万株/亩。播种深度为1-2厘米。蚕豆出苗时,若出苗率过低应及时查苗补缺。

3、科学施肥。

蚕豆施肥原则:重施有机肥,控氮增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播种时可采用钼酸铵拌种,以增强根瘤的固氮能力,而且有利于植株对氮的转化和吸收。蚕豆在3-5台叶时是第一次追肥的关键时期,一般亩施普钙30-4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尿素5公斤;蚕豆进入现蕾期时是二次追肥的关键期,一般亩施N.P.K分别为15%的复合肥10-12公斤。对于部分长势较差的田块,可采取叶面追肥,即: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或1%的普钙加尿素。

4、科学管水。

蚕豆是喜湿忌渍作物,应科学灌水,合理控制田间水分,生长前期要做到土壤湿润,生长中期要保持土壤干爽,利于根系深扎和多生侧根,生长后期要排涝排渍,防止根系早衰,一般应视墒情抓住关键时期,灌好两次水,即:开花水及鼓荚水,速灌速排。

5、病虫害统防统治。

蚕豆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赤斑病和锈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和潜叶蝇。根腐病采取选用无病良种、种子处理、科学控水等农艺综合防治,种子处理于播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浸种10分钟, 同时在生长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赤斑病可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防治;锈病可用用15%粉锈宁或80%代森锌防治;蚜虫、蓟马和潜叶蝇可用40%乐果乳油或40%氧化乐果进行交替喷防。

6、适时采收。

蚕豆属荚壳作物,收获过早宜发霉变质,收获过迟宜裂荚落粒,因此,应抓住关键时期。当豆荚外观变黄,少数变成黑褐色,下部叶片枯死,上部叶片呈黄绿色时为成熟标志,此时为最佳收割期,应及时收割、晒干、脱粒、入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