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活疫苗是先对病毒或细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通常是福尔马林)将其灭活。灭活疫苗即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为裂解疫苗。裂解疫苗的生产,是将微生物进一步纯化,直至疫苗仅仅包含所需的抗原成分(如肺炎球菌多糖)。它既可以是蛋白质疫苗,也可以是多糖疫苗。蛋白质疫苗包括类毒素(灭活细菌毒素)和亚单位疫苗。大多数多糖疫苗由来自细菌纯化的细胞壁多聚糖组成;结合疫苗是将多糖用化学方法与蛋白质连接而得到的疫苗,从而成为更有效的疫苗。
灭活疫苗常需多次接种,接种1剂不产生具有保护作用的免疫,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必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它引起的免疫反应通常是体液免疫,很少甚至不引起细胞免疫。接种灭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随着时间而下降,因此,一些灭活疫苗需定期加强接种。灭活疫苗通常不受循环抗体影响,即使血液中有抗体存在也可以接种(如在婴儿期或使用含有抗体的血液制品后);它在体内不能复制,可以用于免疫缺陷者。
灭活疫苗的优点在于:制造工艺简单,直接用人工繁殖获得病原微生物,经灭活后做为抗原;能杀灭任何可能成为污染物的其他生物性因子;可以制成多联多价的疫苗;灭活疫苗性质比较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
灭活疫苗的缺点为:在灭活过程中有可能损害或改变有效的抗原决定簇;产生的免疫效果维持时间短,不产生局部抗体;可能产生毒性或潜在的对机体不利的免疫反应;需要多次注射,需要抗原量比较大,成本比较高。
灭活疫苗——即将活的疫苗(一般用病毒或支原体培养后制造而成)处死制成。
上一篇: 枣早熟品种有哪些?
下一篇: 猪、牛、羊肉孢子虫的形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