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春播玉米粗缩病呈偏重发生的趋势,玉米粗缩病是有灰飞虱传播的病毒性病害,玉米粗缩病从幼苗到抽穗都有可能发病,而且发病越早危害越重,一旦发生无法治疗,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一、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要根据地力以及当地的土壤条件,选用抗性较好的品种,同时要注意合理布局,避免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
二、调整播期:根据玉米粗缩病的发生规律,应调整播期,春播玉米一般在麦收前5---7天播种,尽量缩短小麦玉米共生期。
三、清除杂草:路边田间杂草不仅是来年农田杂草的种源基地,而且是玉米粗缩病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越冬越夏寄主,清除杂草使玉米不与杂草共生,降低灰飞虱的活动空间,不利于灰飞虱传毒。四、玉米苗齐后,用吡虫啉喷雾进行预防,隔6---7天一次,连喷2---3次。
防治措施:对该病的防治应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
一是栽培管理措施。(1)选用抗耐病品种,适期播种。可以根据本地条件选用抗性相对较好的品种。(2)清除杂草,控制毒源,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玉米田间、地边杂草,破坏灰飞虱适宜的栖息场所。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田间病株,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田间管理,促进玉米健壮生长,缩短感病期,减少传毒机会,并增强玉米抗耐病能力。
二是药剂防治。(1)药剂拌种或包衣。用内吸杀虫剂或包衣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可有效防治苗期灰飞虱,减轻病害传播。(2)苗期喷药杀虫。在玉米播种前后及苗期,对玉米田及附近杂草喷药防治灰飞虱,对减轻病害有一定作用。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20克加水喷雾,全面防治田埂、地头、沟边杂草上的灰飞虱和蚜虫。玉米三叶期及时用氧化乐果加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喷雾预防,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不理想时,用25%吗啉胍·锌可溶性粉剂或菌毒清喷雾治疗,达到治虫防病的目的。(3)在玉米粗缩病发病初期,可选用1.5%硫铜·烷基·烷醇乳油进行防治,效果也比较理想。
上一篇: 蔬菜轮作应注意什么?
下一篇: 鱼虾蟹立体混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