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提前准备。前期准备要早,早清塘:池塘经过一年的养殖,池底积累了一定的淤泥,成为各种病菌和寄生虫繁衍的场所,因此,要在腊月至正月半正值销售旺季及时出售,尽早抽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让池底充分冻晒10-20天。早消毒:亩用生石灰100kg全池泼撒消毒。早培水:结合清塘消毒施足基肥,亩施畜禽粪肥150 kg,今后视池水肥力情况,适时追肥。一般每次亩用尿素2kg。消毒7-10天后进水,始终把水质调节当做关键来抓,确保在各养殖时节水质都能保持 肥、活、能、爽。
二是加强水草的种植、移植工作。保证池塘中有充足的水草,水草以轮叶黑藻为佳,伊乐藻、苦草次之,也可投放芝麻绿萍和水花生等浮生植物。水草面积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1/3左右。轮叶黑藻、伊乐藻以无性繁殖为主,可采取切茎分段扦插的方法,每亩用草量10-15kg,行间距1-1.5m全池栽插;苦草是典型的沉水植物,其种子细小,插种前先用水浸泡10-15小时,用擦板搓出草籽,将草籽用泥土拌匀,泼洒即可,每亩播种草籽150g,既可撒播又可条播。
三是合理搭配品种。投放幼蟹时间在2月至3月上旬,规格100-160只/kg,长江水系的“扣蟹”,每亩放养800只左右,要求规格整齐,无病无伤,体质健壮,一次放足。同时,池塘内每亩投放个体长5厘米左右的抱卵青虾2kg;13厘米以上鲢鱼种60-80尾、鳙鱼种30尾左右,并放养少量鲫鱼,鲫鱼的放养数量要严格控制。不能放养青鱼、鲤鱼和肉食性凶猛鱼类,所放鱼虾蟹种都用药物浸洗消毒。
四是科学投喂。在人工投喂上,按照“前期精,中间青”,“荤素搭配、青精结合”的科学投饲原则和“四定”、“四看”的科学投喂方法进行人工投饲管理。前后期以动物性饲料和河蟹颗粒饲料为主。中期以植物性饲料和水草为主。适当投放部分活螺蛳,为虾蟹提供鲜活的、营养丰富的天然饲料并且起到净化、调节水质的作用。坚持做到不投喂变质的饲料,及时捞取残渣剩饲。
五是疾病的防治。除种植水草、投放活螺蛳改善水体、改良底质环境两项重要技术关键外,施用光合细菌亦能控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与繁殖。养殖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达到不生病或少生病,不用药或少用药的目标。即用高效、低毒、无副作用或副作用小的药物进行辅助防治。使用的主要药物有生石灰、二氧化氯、强氯精、大蒜素、纤虫净等。
上一篇: 春玉米粗缩病防治技术?
下一篇: 雪胆主治功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