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怎样才算合理施肥躲避污染 其他

怎样才算合理施肥躲避污染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原则。大量实践证明,有机与无机肥配合实用比单独施用效果好,两肥配合施用可取长补短,缓急相济,既利于保持作物营养供应的连续性,又利于保证作物营养关键时期的大量需肥,还可以培肥地力,为实现作物高产稳产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
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的原则。氮、磷、钾是植物需要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对作物有良好的增产效果,这三种肥料按一定比例配合施用,更有利于发挥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并使养分得以平衡供应。
三、大量营养元素与微量营养元素配合施用原则。作物不仅需要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也需要微量元素,只有当作物所需要的元素都能得到满足,作物才能得到正常生长。所以不仅要重视大量营养元素的施用,而且必须根据土壤情况和作物要求,配合施用微量元素,对果树、蔬菜更要注意配合施用。
四、基肥、种肥、追肥配合施用的原则。基肥、种肥、追肥配合使用是合理施肥、科学种田的重要内容。基肥以迟效性有机肥和速效性化肥混合施用为好,用量一般占当季作物或年总用肥量的60%-70%左右;种肥是播种或定植时施在种子或幼苗附近的肥料,其目的是改善幼苗期的营养状况,促进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苗体健壮;追肥是依据作物各生育期的需肥特点施用的肥料,其目的是及时补给生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五、综合应用高产栽培技术原则。农业生产必须由各种农艺措施相互结合和促进才能获得好的效果。深耕松土、分层施肥、选用优良品种,及时灌溉,适时中耕、疏松土壤,合理密植、定期除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都是有助于提高肥效的农业技术措施。施肥与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肥料的增产效益。
六、经济施肥,提高效益原则。施肥的目的,不仅要获得较高的产量,还要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报酬递减是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的客观现象,即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产量逐步提高,施肥所增加的产量,起初较高,而当施肥量超过最适宜量时,增产量开始逐渐减少的现象。因此,不能盲目施肥,要算经济账,科学合理施肥。

调整化学肥料结构肥料结构不平衡,是影响肥效当季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普及平衡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用量平衡施肥需在测土的基础上按作物需要配方,再按作物吸收的特点施肥,并不是仅靠化肥的配置结构所能奏效的。因此,它需要社会有良好的技术服务,并与使用者的良好科技素质相结合才行。

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施有机肥,不仅能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同时还能补充土壤的钾、磷和优质氮源,如植物可直接利用的氨基酸。

科学施肥,减少化肥的损失施肥技术不当,表现在轻视底肥,重视追肥,撒施和追肥期不当,是形成化肥损失、肥效降低的重要原因。采用深施技术是避免化肥损失的关键。

合理灌溉,减少化肥流失灌溉技术的优劣与化肥流失关系很大。中国的灌溉技术以传统的地面漫灌为主,并在向管道灌溉、滴水灌溉等节水灌溉技术过渡,其中水的利用率与化肥的流失率很相关,地面漫灌引起土壤化肥流失的量是惊人的,因此要提倡水肥一体化技术。

要适当调整种植业结构,充分利用豆科作物的固氮性能,减少氮肥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