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结核病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防制方针,采取“监测、检疫、扑杀、消毒”相结合的综合性防制措施。
3.1 监测用提纯的结核菌素对奶牛作皮内注射和点眼试验,是现今常用的诊断实验方法。(1)皮内注射法:术者先用酒精消毒术部,在牛颈中部一侧上三分之一处剔毛,用卡尺测得原皮厚度后,皮内注入0.l-0. 2 ml结核菌素(三个月以下犊牛注0.lml,三个月以上注0.2m1),注射后72小时观察,并用卡尺测出术部肿胀大小及皮肤厚度,同时加以记录。局部发热,有疼痛感,皮厚增加8mm或肿胀面积在35mm×45mm以上者,均判为阳性反应;肿胀不明显,皮厚增加5-8mm,肿胀面积在35mmx45mm以下者判为可逆;无肿胀或肿胀不明显,皮厚差在5mm以下者判为阴性。(2)点眼:用提纯的结核菌素0 2-0.3ml(约3-5滴)点于奶牛左眼(有眼病和结膜不正常者,不可作点眼检疫),点眼后,于3、6、9小时各观察一次。有粘性、脓性分泌物,或分泌物在结膜囊及眼角内呈粒状或线状,并且结膜有明显的充血及水肿和流泪者判为阳性反应;仅有少量粘液分泌物积于眼角,结膜无明显的充血及水肿者判为可逆;无反应,仅结膜轻微充血,流出少量浆液性分泌物者判为阴性。
每年定期开展奶牛结核病的监测,用提纯的结核菌素检出的阳性牛群为结核病污染牛群,污染牛群每年应进行多次监测,阳性牛扑杀,直到检疫监测为阴性。连续3次监测均
为阴性的牛群为健康牛群。
上一篇: 海参、海胆有哪些疾病?
下一篇: 请问如何防止牛的近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