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危害有哪些? 兽医兽药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危害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长期使用抗生素的危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动物产品中的药物残留;二是耐药菌数量的增加,导致人类感染之后治疗难度加大。另外,由于耐用性产生后,导致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增加,既增加养殖用药成本,又使动物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增加。

一: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会大量杀灭体内正常细菌,让致病菌乘虚而入,可以造成人的死亡。二:抗生素用多了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药物效果变差,甚至无效。三: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带来较强毒性,抗生素的副作用直接伤害身体

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1、“是药三分毒”,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不可盼复心切,擅自加大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 成的抗菌药,如氟哌酸)的药量,否则很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肾脏、血液系统。尤其是对肝肾功能出现异常的患者,更要慎重。需要强调的是,一般来说,轻度上呼 吸道感染选用口服抗生素即可,但很多人却选择了静脉输液,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出现副作用的风险。

2、多发生在具有特异性体质的人身上,其表现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青霉素、链霉素都可能引发,其中青霉素最常见也更为严重。过敏反应严重时可能致命。

3、当用抗菌药物抑制或杀死敏感的细菌后,有些不敏感的细菌或霉菌却继续生长繁殖,造成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这在长期滥用抗菌药物的病人中很多见。因此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4、大量使用抗生素无疑是对致病菌抗药能力的“锻炼”,在绝大多数普通细菌被杀灭的同时,原先并不占优 势的具有抗药性的致病菌却存留了下来,并大量繁衍。而且由于药物长期刺激,使一部分致病菌产生变异、成为耐药菌株。这种耐药性既会被其他细菌所获得,也会 遗传给下一代。“超级细菌”很大程度上就是抗菌药物滥用催生出来的。如果这种情况继续恶化下去,很可能使人类面临感染时无药可用的境地。

5、抗菌素不能随便用。一些人有点感冒、咳嗽就服抗菌素。其实感冒大多是由病毒感染的,用抗菌素来对付感冒,基本上是没用的。只有当感冒者出现有黄鼻涕、黄痰、咽喉疼痛剧烈、扁桃体肿大出现脓点等症状,并发气管炎、肺炎、中耳炎、扁桃体炎、风湿病、肾炎,并确诊由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时,才需要用相应的抗菌素治疗。

6、菌素使用的原则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要几种联合用。一般来说,一种抗菌素抗菌种类少的称窄谱,抗菌种类多的称广谱;临床上将早期使用的抗菌素,价格较低的称为低级,而近年来开发使用的、价格高的称高级抗菌素。其实,窄谱与广谱、低级与高级,都是相对的。每种抗菌素都有自身的特征,关键是因病、因人选择。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菌素,价格很便宜,但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昂贵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却对这些病反而没有什么疗效。有的老药药效比较稳定,现在人们不经常使用反而可能更敏感。如具有10多年历史的头孢拉定,对常见细菌感染如葡萄球菌仍比较敏感,耐药率仅为4%。

7、细菌性感染所致的发热,经抗菌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主要症状消失后,要及时停用抗菌素。明确诊断的急性细菌感染,在使用某种抗菌素72小时后,效果不明显或出现病情加重者,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后改用其它敏感的药物,不能自己随便换药,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8、防和减少抗菌素的毒副作用,要注意剂量和疗程。有些人不舒服了就用抗菌素,感觉好点了就停用。这样造成的后果是,用药时消灭了80%—90%的病菌,停药后残留的病菌就有可能产生对抗菌素的抗体,甚至繁殖出耐药菌群,以后再服这种药时药效就大大下降。一般情况下,不要为了预防而使用抗菌素,特别是广谱抗菌素。还要避免外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要把这些抗菌素配成液体冲洗伤口,避免诱发耐药细菌的产生。

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生素在治疗疾病中有积极的一面,但其副作用也不可低估,特别是在使用不当,如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抗生素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有的甚至相当严重。

1、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眩晕、耳鸣、耳聋。

2、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杆菌肽可损肾脏。

3、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与肠胃道反应。

4、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有研究证明,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多粘菌素、先锋霉素能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

5、在少数情况下,抗生素也会致人死亡,如青霉素过敏的人,在接受青霉素治疗时,可能发生休克性死亡。因此,在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先做皮肤过敏性实验,反应阳性者禁用。

6、抗生素在长期使用时,还会引起“二重感染”,使人体菌群失调,破坏人体内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导致病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