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牲瘤胃扩胀
瘤胃积聚大量食物及其发酵气体所引起的迅速扩张,叫急性瘤胃脸胀。
【 病因】 由于一次性采食大量易产生气体和体积容易膨大的饲料,瘤胃内形成大量气体,排气发生障碍而引起。常见于长期饲喂干草、干树叶后突然喂给青绿饲料、块根饲料如首蓓、青草、薯藤等;饲喂浸泡不好的大豆、豆饼,以及吃了低劣腐败、冷冻饲料等也易患本病。食道梗塞、瘤胃积食可继发瘤胃脸胀。
【 症状】 多出现在采食后数小时。病情发展迅速,腹围急剧扩大,口吐白沫,眼珠突出,眼结膜潮红,采食、反当完全停止。在腹部叩诊出现鼓音。病初患鹿不安,之后呆立,呼吸加快,后来张口喘息,不及时治疗常以死亡为转归。
【 治疗】治疗瘤胃朦胀的原则是,排除瘤胃内气体,制止继续发酵,恢复瘤胃正常蠕动机能。为排除气体,可进行瘤胃按摩,促进暖气,同时灌服鱼石脂10 一15 克、水300一500 毫升。也可用木棒涂鱼石脂做嚼环,促进暖气。病重时可用套管针穿刺瘤胃放气。对症治疗可静脉注射5 %一10 %葡萄糖500 一1 000 毫升,10 %氯化钠溶液500毫升,同时要减轻呼吸及循环器官的负担,上口服人工盐50 一100 克、硫酸钠100 克。病愈后头几天应只给粗料,不给精料,待完全康复后逐渐恢复精料给量。
淋巴外渗
{病因]鹿因易惊善跳,发生创伤性疾病较多,淋巴外渗是其中常见的一种。本病是由于钝性物体作用于鹿体表皮下或筋膜下,使淋巴管破裂,淋巴液逐渐流出,积聚于皮下或筋膜下而致病。
[病状]淋巴外渗不同于血肿,受伤后不立即出现症状,而是经过3 一4 天,甚至1 周左右才形成明显的肿胀,多发生在腹侧、股侧、肩侧。发生在皮下的其肿胀边缘清楚,发生在筋膜下的肿胀边缘不清楚。无热,无明显疼痛,有波动感,大的淋巴外渗除波动感外,还有拍水音,穿刺可流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有时混有血液和凝血块,多的可达2 500 毫升。
【 治疗]手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鹿保定后,局部剪毛消毒,避开血管,在肿胀下部纵向切开,排出积聚的淋巴液,取出凝块。然后用酒精100 毫升、甲醛10 毫升、碘配10毫升的混合溶液冲洗灌注腔内。该药可使淋巴液凝固,自然而愈。如仍不愈,可用该药浸纱布充填创腔,2 日后取出即可,不必缝合。
直肠穿孔
【 病因】 因公鹿性兴奋,互相爬跨,因阴茎刺破直肠所造成。每年9 月份到第二年1月份都有发生,如果加强看管,及时拨出性欲旺盛的公鹿,可以减少发病。
【 病状】 病鹿轻度直肠粘膜损伤而没有穿孔的,只见肛门出血,排便困难,精神不振,弓腰,减食。当直肠穿孔时,可由穿孔处流出肠管或肠系膜,局部血液循环恶化,并感染坏死,预后不良。如粪便由穿孔处进人腹腔,则易形成坏疽性腹膜炎,鹿体温升高,精神委靡,食欲废绝。此种鹿应早期淘汰。
【 治疗】 如直肠粘膜损伤,应立即拨入单圈,给予良好饲喂,一般可自愈。对于肠管脱出者,应保定检查穿孔部位,如在近肛门部,可用2 %一3 %奴夫卡因尾荐椎孔传导麻醉10 分钟后,待肛门弛缓不再努责时,剪掉脱出的大网膜,送回肠道后进行缝合。如深部穿孔,可在下腹部切开,进行缝合,缝合后常规注射抗菌药物,或进行其他对症疗法。
[预防】 目前普遍采用加强看管、不混群串圈、按年龄分群的办法,并在锯茸之后限制或停止5 岁以上公鹿精饲料给量,10 月份之后再逐渐给精料,实质是减少蛋白质,降低性兴奋,以减少公鹿间爬跨。也可用药物在配种期降低非种用公鹿的性欲。
上一篇: 枣树栽植成活的技术关键是什么?
下一篇: 大棚蔬菜缺素是由肥料施用过量造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