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药用作物 > 枸杞流胶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 药用作物

枸杞流胶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危害症状:当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在枸杞植株枝干的树皮或被创伤的树皮伤口裂缝处,流出半透明乳白色的液体,多呈泡沫状。临秋停止流胶,液体干涸,在枝干被害处,树皮似火烧而呈焦黑,皮层和木质部分离,使被害的枝、干干枯死亡,严重者全株死亡。
发病规律:1、病原菌可在田间病株上越冬,也可随病株残体在土壤申越冬,成为最主要的初侵染来源。
2、土壤与发病的关系 一般在砂壤土栽植比在盐碱地栽植发病率低。据调查,在砂壤土栽植的发病仅3.2%,在盐碱地上发病率达37.5%,尤其是在新开垦的盐碱地上,发病率可高达73.8%。
3、气候条件与发病的关系 一般春秋两季发病较为严重,这与西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有关。春季气温15-25C之间,不利于病菌生长,发病率较低。秋季构柏迸人结果成熟期,气温在22-25C,雨量比春夏多,发病率较高。因此,多雨,适温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4、其它病虫害与发病的关系 经调查,构柏瘦蛹、蚜虫、介壳虫的虫口密度较大的树木,树势较弱,树体伤口较多,流胶病发生严重,且与其它病混合发生。同时,田间发现拘棺白粉病、炭疽病发生严重的棍树,生长的中后期流胶病发生严重。因此,其它病虫害的发生导致树势衰弱,抗病性大大下降,也是流胶病发病的主要诱因。
防治方法:1、选择适宜的园地。枸杞耐盐碱,但盐碱过大,或土壤粘性重,排水不良,地下水位高处,发病率高,故这样的土壤都不宜种植。一般选择含盐量在0.33%以下的沙壤土壤为好。
2、培育壮苗,增强树势。
3、合理施肥。枸杞对水肥敏感,为使肥料在土壤中充分腐熟及早发挥肥效,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申旬施各种腐熟的农家肥
4、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是抗病性的关键措施。一般4月植株萌芽后,新梢开始生长时进行春季修剪,主要是修剪枯枝,5一8月进行夏季修剪,主要是修剪徒长枝、中间枝、密枝,并适当剪去第一和第二批结果枝,以利培养新的结果枝,使秋果丰收。在10一11月间进行秋季修剪,剪去枯枝、病虫枝、徒长枝。
5、当发现有轻度流胶时,将流胶部位用刀具刮除干净,然后使用溃腐灵进行原液或5倍液涂抹,治愈率达95%以上。
6、消灭枝干虫害,进行田间作业及修剪时不要碰伤树皮。当发现有轻度流胶时,将流胶部位用刮刀刮除干净,用5度的石硫合剂涂刷消毒伤口,再用200倍的抗腐特涂沫伤口,治愈效果在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