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黑粉病发病特点是什么? 玉米

玉米黑粉病发病特点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俗称灰包、乌霉。为害植株地上部的茎、叶、雌穗、雄穗、腋芽等幼嫩组织。受害组织受病原菌刺激肿大成瘤。病瘤未成熟时,外披白色或淡红色具光泽的柔嫩组织,以后变为灰白或灰黑色,最后外膜破裂,放出黑粉即病菌厚垣孢子。病瘤形状和大小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异。叶片和叶鞘上瘤大小似豆粒,不产生或很少产生黑粉。茎节、果穗上瘤大如拳头。同一植株上常多处生瘤,或同一位置数个瘤聚在一起。植株茎秆多扭曲,病株较矮小。受害早,果穗小,甚至不能结穗。该病能侵害植株任何部位,形成肿瘤,破裂后散出黑粉,别于丝黑穗病。丝黑穗病一般只侵害果穗和雄穗,并有杂乱的黑色丝状物。

玉米黑粉病又称玉米瘤黑病,各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尤其以抽穗期表现明显,被害的部生出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初期病瘤外包一层白色薄膜,后变灰色,瘤内含水丰富,干裂后散发出黑色的粉状物,即病原菌孢子,叶子上易产生豆粒大小的瘤状物。雄穗上产生囊状物瘿瘤,其它部位则形成大型瘤状物。病原:称玉蜀黍黑粉菌,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

厚垣孢子球形或卵形,黄褐色,表面具明显细刺,大小8~12um;厚垣孢子萌发时产生有隔的先菌丝,侧生4个无色梭形担孢子;担孢子萌发产生侵染丝,芽殖产生的次生小孢子也能萌发产生侵染丝。玉米黑粉菌以异宗结合方式进行繁殖,在人工培养基上以连续芽殖方式形成菌落。该菌有多个生理小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