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畜养殖 > > 山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

山羊肝片吸虫病的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定期驱虫肝片吸虫病的传播主要源于病羊和带虫羊,因此驱虫不仅是治疗病羊,也是积极的预防措施。每年进行3次,第一次选择在感染高峰期后的2个月~3个月进行成虫期前驱虫,以后每隔3个月进行第二、第三次成虫期驱虫。最理想的驱虫药物是硝氯酚,每公斤体重3毫克~5毫克,空腹l次灌服,每天1次,连用3天。另外,还有联氨酚噻、肝蛭净、蛭得净、丙硫咪唑、硫双二氯酚等药物可选择服用。

灭螺羊吃了附有囊蚴(虫卵→毛蚴→钻入螺体内→胞蚴→雷蚴→从螺体逸出→囊蚴)的水草而感染。因此灭螺是预防肝片吸虫病的主要措施。

(1)药物灭螺:选用硫酸铜、氨水、石灰、五氯酚钠等药物。硫酸铜适用于牧场、沟渠、沼泽地,牧场用1∶5000硫酸铜溶液按5毫升/平方米喷洒,沟渠、沼泽地按1厘米水层2克/平方米使用。氨水适用于稻田,1厘米水层用20%的氨水按30毫升/平方米洒入。石灰适用于水沟及沼泽地,用量为75克/平方米。五氯酚钠用于水池时按10克~20克/平方米投入,牧场按5克~10克/平方米配成溶液喷洒,该药物有毒性,要严格按规程操作,并注意自我防护。药物灭螺选择在5月份和7月份进行。

(2)封闭螺蛳的滋生地。在药物灭螺不理想、其他方法灭螺又极为不便的情况下,采用刺线、网围栏、隔墙等把螺蛳的滋生地封闭起来,防止羊群接触疫源地。

(3)加强饲养管理,防止羊吃到囊蚴。放牧要跟群,尽量避开低洼沼泽地带;牧场要有配套水井和清洁水源,防止羊饮用有螺蛳滋生污染过的水;洼地、沼泽地的牧草应晒干后饲用。在发病地区,尽量饮自来水、井水或流动的河水等清洁的水,不要到低湿、沼泽地带去饮水。

(4)粪便堆肥发酵。利用生物热杀死粪便中的虫卵。圈舍内的粪便,每天清除后进行堆肥,利用粪便发酵产热而杀死虫卵。对驱虫后排出的粪便要严格管理,不能乱丢,集中起来堆积发酵处理,防止污染羊舍和草场及再感染发病。

(5)大群养鸭消灭椎实螺。

(6)患病器官的处理。患病肝脏销毁,如欲作动物饲料需要经过高温处理。患病脏器的处理。不能将有虫体的肝脏乱弃或在河水中清洗,或把洗肝的水到处乱泼,而使病原人为地扩散,对有严重病变的肝脏立即做深埋或焚烧等销毁处理。

治疗可选用 1.硝氯酚、 2.丙硫咪唑、3.三氯苯达唑(肝蛭净)。 4.溴酚磷(蛭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