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如何防止小麦的干热风? 小麦

如何防止小麦的干热风?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一般减产5%~10%,个别严重时可达20%以上。其防止方法是:

  1.巧浇麦黄水。在小麦成熟前10天左右浇一次麦黄水可以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减轻干热风危害,并有利于麦田套种和夏播。据观测,浇麦黄水后,可使麦田近地层气温下降2℃,小麦千粒重提高0.8~1克。

  2.叶面喷肥。在小麦开花至灌浆初期,用1%~2%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2%~4%过磷酸钙浸出液或15%~20%草木灰浸出液作叶面喷肥,每亩每次喷洒50~100千克,可以加速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预防或减轻干热风危害,一般每亩可增产8%~15%。

  3.叶面喷醋。在小麦灌浆期,用0.1%醋酸或1∶800食醋溶液叶面喷施,可以缩小叶片上气孔的开张角度,抑制蒸腾作用,提高植株抗旱、抗热能力;同时,醋酸(食醋中含有4.5%左右的醋酸)还能够中和植株在高温条件下降解产生的游离氨,从而消除氨对小麦的危害。

  4.叶面喷激素。①在小麦齐穗期和扬花期,用0.5PPM三十烷醇溶液各喷一次,可使穗粒数增加8.1%,千粒重提高5.6%~6.8%,增产10%~20%;②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每亩喷1000倍石油助长剂溶液50千克,能防御干热风,增加千粒重,平均增产7.8%;③在小麦灌浆前,每亩喷40PPM萘乙酸溶液50千克,能增加千粒重;④在小麦灌浆期,每亩喷60PPM苯氧乙酸溶液25千克,也能防御干热风,增加千粒重。

 1.适时浇足灌浆水。灌浆水一般在小麦灌浆初期 (麦收前2~3周左右)浇。如小麦生长前期天气干旱少雨,则应早浇灌浆水。

  2.巧浇麦黄水。对高肥水麦田,浇麦黄水易引起减产。所以,对这类麦田只要在小麦灌浆期没下透雨,就应在小雨后把水浇足,以免再浇麦黄水。对保水力差的地块,当土壤缺水时,可在麦收前8~10天浇一次麦黄水。根据气象预报,如果浇后2~3天内,可能有5级以上大风时,则不要进行浇水。


  3.喷磷酸二氢钾。为了提高麦秆内磷钾的含量,增强抗干热风的能力,可在小麦孕穗、抽穗和扬花期,各喷一次0.2%~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次每亩喷50~75千克。但要注意,该溶液不能与碱性化学药剂混合使用。

  4.喷施硼、锌肥。为加速小麦后期发育,增强其抗逆性和结实,可在50~60千克水中,加入100克硼砂,在小麦扬花期喷施。或在灌浆时,每亩喷施50~75千克0.2%的硫酸锌溶液,可明显增强小麦的抗逆性,提高灌浆速度和籽粒饱满度。

  5.喷施萘乙酸。在小麦开花期和灌浆期,喷施20PPM浓度的萘乙酸,可增强小麦抗干热风能力,增加千粒重。

1、要合理的进行作物布局和品种布局,调整作物播种期,避开干热风的危害期;  

2、要选育抗干热风的优良品种,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增强小麦抗御干热风的能力;  

3、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在干热风来临前采取灌水、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防御其危害;  

4、在小麦灌浆期喷施天达2116加1%的尿素或1%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连喷2次,间隔7——10天1次,可使小麦灌浆快,成熟早,可增产10——15%以上,是防御小麦干热风减轻危害的好办法。  

预防小麦干热风的措施:

1、选用早熟品种,适时早播,增施钾肥,促进早熟,避开干热风的袭击;

2、加强后期管理,适时浇水,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求,保持植株体内水分平衡,增加土壤与空气湿度,以减轻干热风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