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下塘的苗种规格要整齐,否则会造成苗种生长速度不一致,大小差别较大。
第二,下塘时间应当选在池塘浮游生物数量较多的时候。
第三,下池前要对鱼体进行药物浸洗消毒(水温在18-25℃时,用10-15克/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 15-25分钟),杀灭鱼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预防鱼种下 池后被病害感染。
第四,下塘前要试水,两者的温差不要超过2℃,温差过大时,要调整温差。
第五,下塘时间最好选在晴天进行,阴天、刮风下雨时不宜放养。
第六,搬运时的操作要轻,避免碰伤鱼体。
第七,使用的工具要求光滑,尽量避免使鱼体受伤。五、施肥与投饵
在密养条件下,要使鱼类得到充足的食物而正常生长,就必须大量施肥和投喂人工饵料,施肥与投饵是高产、高效渔业最根本的技术措施之一。
单养淡水鱼的池塘,放养前施放底肥。每亩施粪肥或绿肥300千克,鱼种人池后每隔2-3天追肥1次,每亩施肥量100-150千克;或每周1次,每亩施肥200-300千克。投喂油粕类、鼓皮或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池中鱼总重的2%毛当乡上下午各喂1次。5月间水温低,鱼种刚下塘时应少喂,7-9月水温高,鱼食欲旺盛应多喂。淡水鱼的成鱼塘要求水质肥沃、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要经常看水追肥。如透明度低到20厘米左右,水呈乌黑色,表明水质已经趋于恶化,则要及时加注新水。施肥前如水体已较老,应先灌注新水,防止人质过肥恶化。
到8月下旬,可适当增加精料的比例。投喂饲料要沿塘边浅滩四周泼洒,以便池鱼均能吃到食料,并做到定时、定量和定点。还要经常添喂青饲料,增加食物的多样州,以促进生长,节约成本。
上一篇: 什么是牛的异嗜癖?
下一篇: 茄子果实疫病特征及发病条件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