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几种常见鸭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几种常见鸭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是不要把饲料用水拌成稀粥状喂鸡。稀料容易冲淡消化液,降低各种消化酶活性,从而引起饲料消化不完全,营养吸收差,甚至会引起消化不良,这样大大降低了饲料利用率。而拌稀饲养如若不增加饲喂次数,鸡营养需求得不到满足,增重也会受到影响。鸡喂稀料也容易沉积脂肪,皮下脂肪太厚难以迎合消费者喜好。

二是尽量采用自由饮水器,或塑料加罩饮水器,如采用塑料加罩饮水器最好吊起来,以鸡能饮到水为宜,保证鸡有充足干净的饮水。切忌使用胶盆盛水,因为广口设计,尘埃、病原极易污染水源。

三是天气炎热时可在早上、傍晚清凉时饲喂,能提高鸡采食量,中午可采用湿料,料水比以1:0.5~2为宜,调制成用手能捏成团撒手能散开的程度较好。一般早上喂干料、中午喂湿料能刺激鸡多采食,干湿搭配可使鸡采食充分,分泌消化液多,饲料消化吸收好。

四是碰上高温时可在饮水里加点葡萄糖和维生素C,既可以增加因采食不足而缺失的能量,还能增强鸡的体质和抗应激能力,对高热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五是料槽、水箱、水槽要勤洗,水勤换,以免滋生细菌。

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雏鸭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一种肠病毒,死亡率高达90%,主要危害4-10日龄雏鸭。感染后潜伏期1-4天,突然发病,迅速传播。病鸭精神萎顿,眼半闭、嗜睡状,并见神经症状,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或背着地、转圈,双脚痉挛性运动,头向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上述症状出现几分钟至几小时内死亡。

剖检肝脏肿大、质脆,被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出血斑。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脾有时肿大。

防治利用高免血清和康复鸭血清肌肉注射0.5毫升进行预防,也可用免疫过母鸭产的蛋,制成免疫蛋黄,给病鸭每只注射1-1.5毫升。

雏鸭增喂适量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以增强体质。不同日龄雏鸭严格实行隔离分开饲养。

霍乱

药物治疗磺胺类药物和抗生素对鸭霍乱均有良好的防治和治疗效果,常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但往往停药后又开始发病死亡。因此,治疗时必须保证足够药量和坚持疗程,即停止发病死亡后,不要立即停药。

磺胺类药物可用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异恶唑,按0.4-0.5%比例混于饲料中,或用其钠盐按0.1-0.2%比例溶于饮水中,连续喂服数日;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喹恶啉,按0.05-0.1%比例混于饲料中喂服。复方新诺明按0.02%比例混于饲料中喂服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抗生素可用土霉素,每只鸭每天取0.15-0.2克加水稀释后灌服,连用3-5天,可收到良好疗效。或按0.05-1%比例混于饲料或饮水,连用3-4天,青霉素肌肉注射,每只病鸭注射30000-50000国际单位,每天2-3次。

中暑

中暑又叫日射病、热射病或热衰竭,是水禽在夏天炎热季节常发的一种疾病。特别是近年来,北方地区夏季持续高温,鸭若长时间放牧或休息于烈日暴晒之下,就容易发生中暑;如果舍内通风不好,闷热潮湿,就更容易造成鸭中暑。

中暑鸭主要以神经症状为主,病鸭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口渴,翅膀张开下垂,昏迷倒地,痉挛、体温升高,粘膜潮红,昏迷;严重者可造成死亡。剖检死鸭可发现大脑充血、出血,全身静脉充满暗红色血液,血液凝固不良。

防治方法高温季节避开温度最高的时间放牧,放牧时早出晚归,中午找有荫凉的地方休息,组群不宜太大,饲养密度要适宜;保证足够清洁的饮水,鸭舍要采取适当措施防暑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