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草莓 > 草莓园发生霉菌如何处理? 草莓

草莓园发生霉菌如何处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灰霉病是草莓的最重要病害,一般年份可减产20%以上,随着促成和半促成栽培面积的扩大,危害越来越重。该病主要侵染果实、花梗和叶柄,以果实受害最重。果实发病多从果柄基部近萼处开始,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呈水渍状,微具轮纹,逐渐变褐腐烂,密生一层灰色霉状物;花受害,花瓣变褐、干枯;叶片、果实受害,初为淡褐色、水渍状,后期产生稀疏霉层,运输途中及市场上陆续发病,造成果实大量腐烂。此病发生需要高湿条件,在20℃左右、相对湿度大于90%有利于该病流行。因此,在高肥水、栽培过密、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茎叶繁茂的地块发病较重,促成、半促成栽培地块发病重于露天栽培地块。

防治办法:

⑴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勿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和磷肥;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降低地面湿度,避免浆果与潮湿土壤接触。

⑵清除菌源。及时清除病株、病花、病叶、病果,带出园外烧毁或深埋。

⑶促成或半促成保护地可采用生态控制,推广高垄覆膜栽培技术,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延时开棚防风降低温度,中午闭棚,提高棚温至31℃。

⑷药剂防治:以预防为主,于花序显露到采收前,可用速克灵、乙霉威、异菌脲、灰霉克、菌核净等药剂交替均匀防治,每隔10~15天进行一次。